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及其工作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651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风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薄壳矩形风管本体,其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连接组件,其包括设置在薄壳矩形风管本体出入口的角钢法兰;高度调节组件,其包括贯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中间位置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位于所述顶板处连接有内调节螺母和外调节螺母,所述内调节螺母位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外调节螺母位于所述顶板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保护屋面巨型风管不易变形和防止生锈,延长风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风管,尤其涉及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屋面风管是用于空气输送的管道,按材质分类可分为镀锌风管、金属风管、复合风管等。按截面形状风管可分为圆形风管、矩形风管、扁圆风管等,目前主要以矩形镀锌风管为主。

2、加工成型后风管本体为矩形薄壳空腔结构,尽管采用加固措施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在成型风管上表面存在局部较浅的凹陷或变形。屋面风管部分管道在遇到雨雪等较为潮湿的天气时,容易在风管上表面的凹陷或变形处形成积水。因此,在长时间积水、高温、高压、酸碱的特殊条件下镀锌层会逐渐损坏,一旦镀锌层出现破损或脱落,风管就会开始生锈,尤其是在频繁接触水或处于高湿度环境中。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及其工作方法,其目的在于保护屋面巨型风管不易变形和防止生锈,延长风管的使用寿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包括:

4、薄壳矩形风管本体,其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

5、连接组件,其包括设置在薄壳矩形风管本体出入口的角钢法兰;

6、高度调节组件,其包括贯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中间位置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位于所述顶板处连接有内调节螺母和外调节螺母,所述内调节螺母位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外调节螺母位于所述顶板上方。

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贯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位于所述第一丝杆的两侧,所述第二丝杆上位于所述顶板处连接有内调节螺母和外调节螺母,所述内调节螺母位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外调节螺母位于所述顶板上方。

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加固角钢,所述加固角钢正对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穿过所述底板的位置,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贯穿所述加固角钢,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上位于所述底板处连接有内调节螺母和外调节螺母,所述内调节螺母位于所述加固角钢上方,所述外调节螺母位于所述底板下方。

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丝杆伸出所述顶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丝杆伸出所述顶板的长度。

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上位于所述顶板上方的外调节螺母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垫片。

11、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垫片包括橡胶垫片和金属垫片,所述橡胶垫片位于所述金属垫片下方。

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还包括楞筋,所述楞筋位于所述顶板的下端面。

1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角钢法兰采用四根角钢围设形成矩形框架。

1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板均与对应的角钢法兰通过螺栓连接。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的工作方法,通过向上旋拧所述第一丝杆上的所述内调节螺母和外调节螺母,将所述顶板的中间位置向上顶起形成坡度。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贯穿顶板和底板中间位置的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上位于顶板处连接有内调节螺母和外调节螺母,内调节螺母位于顶板下方,外调节螺母位于顶板上方。高度调节组件不仅起到了对顶板的支撑作用,确保了屋面巨型风管不容易变形;而且通过向上旋拧第一丝杆上的内调节螺母和外调节螺母,将顶板的中间位置向上顶起形成坡度,让顶板上表面保有一定坡度,在雨雪天气时风管上的雨雪可以顺着风管表面坡度排走,上表面不会造成长时间积水导致风管生锈,有效的保护了屋面巨型风管不易变形和防止生锈,延长了风管的使用寿命。

1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贯穿所述顶板(1)和所述底板(2)的第二丝杆(402),所述第二丝杆(402)位于所述第一丝杆(401)的两侧,所述第二丝杆(402)上位于所述顶板(1)处连接有内调节螺母(601)和外调节螺母(602),所述内调节螺母(601)位于所述顶板(1)下方,所述外调节螺母(602)位于所述顶板(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加固角钢(5),所述加固角钢(5)正对所述第一丝杆(401)和所述第二丝杆(402)穿过所述底板(2)的位置,所述第一丝杆(401)和所述第二丝杆(402)贯穿所述加固角钢(5),所述第一丝杆(401)和所述第二丝杆(402)上位于所述底板(2)处连接有内调节螺母(601)和外调节螺母(602),所述内调节螺母(601)位于所述加固角钢(5)上方,所述外调节螺母(602)位于所述底板(2)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401)伸出所述顶板(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丝杆(402)伸出所述顶板(1)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401)和所述第二丝杆(402)上位于所述顶板(1)上方的外调节螺母(602)与所述顶板(1)之间设置有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包括橡胶垫片(701)和金属垫片(702),所述橡胶垫片(701)位于所述金属垫片(702)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其特征在于,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还包括楞筋(9),所述楞筋(9)位于所述顶板(1)的下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法兰(8)采用四根角钢围设形成矩形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所述底板(2)以及所述侧板(3)均与对应的角钢法兰(8)通过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向上旋拧所述第一丝杆(401)上的所述内调节螺母(601)和外调节螺母(602),将所述顶板(1)的中间位置向上顶起形成坡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贯穿所述顶板(1)和所述底板(2)的第二丝杆(402),所述第二丝杆(402)位于所述第一丝杆(401)的两侧,所述第二丝杆(402)上位于所述顶板(1)处连接有内调节螺母(601)和外调节螺母(602),所述内调节螺母(601)位于所述顶板(1)下方,所述外调节螺母(602)位于所述顶板(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加固角钢(5),所述加固角钢(5)正对所述第一丝杆(401)和所述第二丝杆(402)穿过所述底板(2)的位置,所述第一丝杆(401)和所述第二丝杆(402)贯穿所述加固角钢(5),所述第一丝杆(401)和所述第二丝杆(402)上位于所述底板(2)处连接有内调节螺母(601)和外调节螺母(602),所述内调节螺母(601)位于所述加固角钢(5)上方,所述外调节螺母(602)位于所述底板(2)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巨型加肋薄壳矩形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401)伸出所述顶板(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张晓东王豆岳西微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