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特别是一种ide与runtime通讯结构与读写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代计算系统中,通常ide软件与runtime之间采用网络或者串口,485或者can口进行通讯联络,由于ide软件通常运行于windows平台,而runtime常常运行在各类arm或单片机平台上,其可用资源相对较小,运行速率相对偏低,现有通讯方法通常是在两端进行一收一发并同时处理的方法,或者采用老式的缓冲区结构,环形缓冲区是一个先进先出的闭环存储空间,大部分结构为单字节结构,结构简单,使用起来指针在环形缓冲区内移位,实现单字节存取,在高频及实时性要求较高时常常容易出错及混淆地址。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ide与runtime通讯结构与读写方法解决缓冲区读写速度不一致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de与runtime通讯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DE与Runtime通讯结构与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DE与Runtime通讯结构与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IDE与Runtime通讯结构与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读指针、写指针和全局变量为初始化,跟踪缓冲区中可读帧的数量,具体操作如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IDE与Runtime通讯结构与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写入函数,计算下一写入位置,根据实际数据长度更新总有效长度,执行写入后,递增全局变量,写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具体操作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de与runtime通讯结构与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de与runtime通讯结构与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ide与runtime通讯结构与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读指针、写指针和全局变量为初始化,跟踪缓冲区中可读帧的数量,具体操作如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ide与runtime通讯结构与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写入函数,计算下一写入位置,根据实际数据长度更新总有效长度,执行写入后,递增全局变量,写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具体操作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ide与runtime通讯结构与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读取函数,采用内部变量标记读取状态,通过检查全局变量确认有帧可读,计算读取位置,具体操作如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ide与runtime通讯结构与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需求,执行单次读取一帧数据和多次读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卫,余泳,李从飞,邓华,朱明,韩兵,倪维东,赖新芳,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