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及制备方法、正极极片和锂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386312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及制备方法、正极极片和锂电池,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碳包覆因子β来综合评价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碳包覆层的结构,可以评价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单位表面积上拥有石墨化碳的量,相较于无定形碳,石墨化碳拥有更优越的导电性更能提高磷酸铁锂基体的导电性能。通过调控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的碳包覆层结构,使得碳包覆因子β满足特定的取值范围,有利于改善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的均匀导电性,使得由其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增长率、电荷转移阻抗Rct样本标准偏差、Warburg系数𝜎的样本标准偏差都较小,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整体电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具体而言,涉及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及制备方法、正极极片和锂电池


技术介绍

1、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不仅具备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环境友好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其独特的橄榄石结构使得lifepo4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均优于同类型的正极材料。但是,这种橄榄石结构无法形成连续的feo6导电网络,致使lifepo4导电率偏低。

2、为此,不少研究人员针对该问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如碳包覆、金属离子掺杂和材料纳米化等。目前常用且投入工业化使用的手段是碳包覆,即在lifepo4外部制备碳包覆层变成lifepo4/c来提高其材料的导电性。然而该方法仍有不足,比如碳包覆层过厚,锂离子传输通道会变长影响锂离子传输速率,且降低lifepo4/c的振实密度,进而降低能量密度;碳包覆层过薄则容易包覆不完全,导电网络未能完全覆盖lifepo4影响电子传输速率。同时,碳包覆层中的碳通常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两种形式共同存在,石墨化碳的导电性更高,但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和更高的煅烧温度,然而长时间的高煅烧温度使得lifepo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磷酸铁锂基体和包覆于所述磷酸铁锂基体上的碳包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碳包覆因子β的取值为4g/cm2-10g/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铁锂基体的结构通式为Li1-xJxFe1-yMy(PO4-z)Qz;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碳包覆因子β满足要求的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磷酸铁锂基体和包覆于所述磷酸铁锂基体上的碳包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碳包覆因子β的取值为4g/cm2-10g/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铁锂基体的结构通式为li1-xjxfe1-ymy(po4-z)qz;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碳包覆因子β满足要求的碳包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第一包覆磷酸铁锂的过程中,将磷酸铁、锂源、掺杂源和碳源混合得到反应物,将所述反应物加入溶剂进行球磨得到浆料,将所述浆料在惰性气氛下进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璠王涛黄炜妍余海军李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