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路基支挡和防护,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悬臂式挡土墙结构。
技术介绍
1、市政管网一般沿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之下布置,雨水、污水、自来水、中水、燃气、电力、通信、热水、路灯电缆等各种管线维系着整个城市的能源供给及有序运转。在交通拥挤的今天,市政立交桥的修建,能够很好的改善交通通行状况。在市政立交桥修建过程中,为了节约用地,通常采用挡土墙结构代替路基放坡,以减少道路占地,而悬臂式挡土墙是城市立交中最常用的一种挡土墙结构。如图3所示,悬壁式挡土墙一般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由立臂、墙踵、墙趾和凸榫组成。墙身的稳定主要靠墙踵、墙趾以及墙后填土共同维持,凸榫一般在挡土墙滑移计算达不到稳定要求时设置,一般在高度较高的挡土墙基底设置。当挡土墙较高时,墙踵、墙趾会采用较大尺寸,以保护挡土墙结构的稳定安全,但大尺寸的挡土墙结构,进一步挤占了地市道路地下管线的敷设空间。在市政立交桥的修建过程中,通常会伴随既有市政管线迁建至其它道路的情况,带来较大的工程浪费。因此,现亟需一种能将地下管线与挡土墙结构相结合,减少占地空间的悬臂式挡土墙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功能悬臂式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主机动车道(7)两侧的立臂(1),所述立臂(1)的底部设置有垫层(3),立臂(1)的外侧均设置有箱型的管线仓(4),管线仓(4)的顶部间隔的设置有检修井,立臂(1)的顶部设置有栏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悬臂式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井设置在立臂(1)侧部的护轮带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悬臂式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主机动车道(7)两侧的立臂(1),所述立臂(1)的底部设置有垫层(3),立臂(1)的外侧均设置有箱型的管线仓(4),管线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迪,陈泊豪,孙怀章,史卿,张明,孙瑞萌,孙雅婷,王靖文,吕轩,刘一鸣,娄中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