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583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水系统。该软水系统包括第一树脂罐、第二树脂罐、第一切换流路组件、盐箱、连通器和第二切换流路组件;第一切换流路组件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盐箱连接口;盐箱与所述盐箱连接口连通;第二切换流路组件与所述第二树脂罐连接;所述连通器连接所述第一切换流路组件、所述第一树脂罐和所述第二切换流路组件;所述第一切换流路组件和所述第二切换流路组件能切换流路,以使所述第一树脂罐和所述第二树脂罐在并联制备软水的制水阶段以及串联再生树脂的再生阶段间切换。第一树脂罐和第二树脂罐可以并联制备软水,以增大软水的供应流量。第一树脂罐和第二树脂罐可以串联再生,有利于提高再生盐溶液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软水系统


技术介绍

1、软水机是工业或民用用水经常用到的水处理系统,其通过软水树脂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达到软化水质的目的。

2、目前软水机一般采用单个树脂罐或双树脂罐,单个树脂罐的软水机流量较小,且受软水树脂容量的限制,单次能够制备的软水少;目前双树脂罐的软水机多采用一罐制水、另一罐再生的交替工作模式,虽然能够实现连续制水,但制水流量小;部分双树脂罐的软水机采用并联制水方式,虽然保证了出水流量,但在再生时,仍采用一罐制水、另一罐再生模式,容易导致再生盐溶液无法进行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水系统,能够在保证出水流量的同时,提高再生盐溶液的利用率。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软水系统,包括:

4、第一树脂罐和第二树脂罐;

5、第一切换流路组件,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盐箱连接口;

6、盐箱,与所述盐箱连接口连通;

7、第二切换流路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罐(10)和所述第二树脂罐(20)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流路组件(30)还包括第一接口(305)和第二接口(306),所述连通器(50)包括第一中间流路(501)和第二中间流路(502),所述第一中间流路(501)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接口(305)、所述第一树脂罐(10)中的所述上布水器(12)以及所述第二切换流路组件(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流路(501)包括第一主流路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罐(10)和所述第二树脂罐(20)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流路组件(30)还包括第一接口(305)和第二接口(306),所述连通器(50)包括第一中间流路(501)和第二中间流路(502),所述第一中间流路(501)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接口(305)、所述第一树脂罐(10)中的所述上布水器(12)以及所述第二切换流路组件(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流路(501)包括第一主流路和两个第一分流路,所述第一主流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接口(305),另一端分别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分流路,两个所述第一分流路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一树脂罐(10)中的所述上布水器(12),两个所述第一分流路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二切换流路组件(4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50)包括壳层(5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层(51)内的管层(52),所述壳层(51)和所述管层(52)之间形成第一中间流路(501),所述管层(52)内形成所述第二中间流路(5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层(51)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壮李金鑫李高杰王玉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