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
技术介绍
1、腰椎疾病作为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产生了严重影响。传统的腰椎治疗方法往往依赖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但这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效果有限,且存在潜在的风险和不便。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安全且患者易于接受的腰椎牵引复位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2、现有设备中,无法根据患者的腰椎强度进行牵引,在牵引的过程中,只能选取适中的力度进行牵引,然而,在此过程中,有的患者会因为牵引力过强导致二次损伤,而有的患者会因牵引的力度过小,导致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并且,患者在牵引的过程中会引发疼痛,从而使患者的肌肉紧绷,造成牵引的效果会变差,此外,现有设备中无法进行多个角度的调节,在牵引的过程中,无法形成生理性弯曲,在正常情况下,腰椎从侧面观察呈现前凸后凹的s形弯曲,这种生理弯曲有助于保护脊髓神经,增强腰部的稳定性和平衡,在弯腰过程中,腰椎的前部会向前移动,后部会向后移动,形成生理性弯曲,这种弯曲有助于分散身体重量对腰椎的压力,从而保护腰椎不受损伤,同时,腰椎的这种弯曲能力也使得人体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如前屈、后伸、侧弯等,在腰椎弯曲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还可以激活深层肌肉;
3、因此,基于上述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提出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3、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柱一,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与旋转柱一的侧壁连接,所述旋转柱一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套杆一,所述套杆一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靠背,所述靠背的后侧壁开设有收缩槽,所述靠背的后侧壁通过调节组件安装有肩枕,所述肩枕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头枕,所述靠背的前侧壁通过旋转组件安装有脚托;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开设于靠背的顶面上,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
4、优选的,检测组件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动安装在移动槽中,且在移动槽中滑动,所述移动槽是由铁材质制成,所述移动槽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多块电磁铁二,所述电磁铁二与移动槽相互配合,所述移动板的顶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四,所述驱动电机四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按摩仪,所述移动板的顶面位于按摩仪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
5、优选的,检测组件还包括: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移动板的后侧壁上,所述移动板的顶面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微型电推杆,多个所述微型电推杆的顶面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6、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收缩槽的内部,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铁球,所述圆柱的内部均设置有多块电磁铁一,所述铁球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凹形板,所述凹形板的凹槽处转动连接有旋转柱二,所述旋转柱二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套杆二,所述套杆二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与肩枕的前侧壁连接,所述凹形板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旋转柱二的侧壁连接。
7、优选的,旋转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安装在靠背前侧壁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柱三,所述旋转柱三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套杆三,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三,所述驱动电机三的输出轴与旋转柱三的侧壁连接,所述套杆三的外表面与脚托的后侧壁连接。
8、优选的,所述移动槽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纺织网布,所述纺织网布的顶面开设有检测口。
9、优选的,所述靠背、肩枕与脚托上均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组的安全带与锁扣。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槽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限位槽中滑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检测组件,提升了腰椎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通过设置有移动板,配合电磁铁二驱动的滑动机制,能够沿移动槽灵活移动,实现对患者腰部不同区域的全面检测,超声波传感器的运用,能够穿透软组织精确测量腰椎强度,为医生提供了关于患者腰椎健康状况的详细数据,从而能够根据个人情况定制牵引力度,有效避免二次损伤,同时,微型电推杆与压力传感器的结合,通过检测腰部肌肉的放松状态,进一步确保了牵引过程中的舒适性和有效性,此外,光学传感器的引入,无论是激光、红外还是图像传感技术,都能精确评估患者腰部与靠背的贴合度,及时调整牵引姿态,优化治疗效果,显著增强了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13、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调节组件和旋转组件,实现了对患者体位的全方位、多角度调节,极大提升了腰椎牵引复位器的功能性和灵活性,调节组件通过气缸驱动圆柱和铁球的伸出,结合电磁铁一控制的旋转功能,能够轻松实现肩枕的横向牵引及多角度调节,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同时,驱动电机二的运用,使得肩枕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弯曲调整,进一步增强了治疗的针对性和舒适度,旋转组件则通过驱动电机三控制旋转柱和套杆的转动,灵活调节脚托的角度,确保患者下半身处于最佳牵引位置,优化了整体的牵引效果,不仅提高了腰椎牵引的效率和精准度,还极大地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和舒适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24)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纺织网布(35),所述纺织网布(35)的顶面开设有检测口(3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6)、肩枕(8)与脚托(10)上均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组的安全带(37)与锁扣(38)。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24)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5),所述移动板(26)的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9),所述限位块(39)在限位槽(25)中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猛,丁泰平,王莉,曹云,王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护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