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体桥施工,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偏心结构的转体支座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高速铁路、公路的建设,相继涌现出一大批穿越河道、跨越铁路的大型桥梁。此类桥梁由于受施工环境及交通因素的制约,采用转体法施工能较好地避免对其它线路运输的影响,因此转体法施工得到空前发展。
2、中心转体支座作为桥梁转体系统的核心部件,对于桥梁转体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交通设计能力的不断提高,转体桥梁的结构形式、跨径也多种多样,部分转体桥由于曲线或结构不对称存在不同的偏心情况,当不对称结构较大时,需对梁体增加较大的配重,在转体结构两侧梁体配重达到平衡后方能进行转体作业。因转体桥皆为悬臂结构,当配重较大时一方面会增大梁体截面受力,增大梁体挠度,从而可能导致梁体变形甚至开裂的情况,降低转体桥的安全性,加大了转体的风险。另一方面配重较大时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进而提高了配重成本、增加了配重工期、降低了工作效率。
3、基于上述原因,因此需要一种当转体桥存在曲线或不对称时,可以通过转体支座对其偏心进行调节,通过有效降低配重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偏心结构的转体支座,包括上座板(10),上座板(10)边缘设置有可与上转盘固定的锚固组件(11),上座板(10)中心与其下方设置的下座板(6)中心通过第二销轴(3)纵向同轴装配,上座板(10)与下座板(6)的邻接部形成球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通过垫石与下承台锚固的预埋钢板(1),预埋钢板(1)上开设用于排气和/或混凝土振捣的气孔,下座板(6)通过其下部的偏心孔与预埋钢板(1)上表面沿纵向设置的第一销轴(2)转动配合,第二销轴(3)与第一销轴(2)的轴心间距与转体桥梁的设计偏心距适配,转体桥梁的设计偏心距为转体桥梁设计结构重心与其几何中心的间距,下座板(6)与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偏心结构的转体支座,包括上座板(10),上座板(10)边缘设置有可与上转盘固定的锚固组件(11),上座板(10)中心与其下方设置的下座板(6)中心通过第二销轴(3)纵向同轴装配,上座板(10)与下座板(6)的邻接部形成球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通过垫石与下承台锚固的预埋钢板(1),预埋钢板(1)上开设用于排气和/或混凝土振捣的气孔,下座板(6)通过其下部的偏心孔与预埋钢板(1)上表面沿纵向设置的第一销轴(2)转动配合,第二销轴(3)与第一销轴(2)的轴心间距与转体桥梁的设计偏心距适配,转体桥梁的设计偏心距为转体桥梁设计结构重心与其几何中心的间距,下座板(6)与上座板(10)之间设有可将二者固定的连接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偏心结构的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埋钢板(1)与下座板(6)的邻接面设有由不锈钢板(4)、平面滑板(5)组成的摩擦副及用于润滑的工作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偏心结构的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滑板(5)外侧设有防止杂质进入滑动面的平面密封圈(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偏心结构的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鉴臣,刘凯,王禄,李洪岭,朱红萍,赵九平,李军,蒋文希,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