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1、股骨转子间/下骨折又称股骨粗隆间/下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髋部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
2、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下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发生股骨转子间/下骨折时,由于周围肌肉牵拉作用使得骨折后断端明显移位,在进行内固定之前需要将移位的骨折部分进行复位。但难复性股骨转子间/下骨折闭合复位困难,是一类具有特殊受伤类型的骨折,通常需借助复位钳或骨膜剥离器对骨折断端临时固定,以便利于进一步的内固定。参考图13、14,复位钳或骨膜剥离器的使用,必须由一名助手在术中一直把持,对骨块施加撬拨复位的力,体力消耗大,且施加的力不稳定,影响术中断端骨折复位,助手还需身穿厚重的铅衣,被迫接受x射线的辐射。
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能够撬拨复位骨折断端的同时还能稳定有效地维持移位骨折断端,在术中进行射线检查时,无需助手身穿铅衣用手把持,是现有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41)包括第一调节件(411)和第二调节件(412);所述第一调节件(411)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安装腔(413);所述第二调节件(412)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轴承安装腔(414);所述连接中轴(4)通过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安装腔(413)和所述第二轴承安装腔(414)内的转动轴承(43)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所述调节件(4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41)包括第一调节件(411)和第二调节件(412);所述第一调节件(411)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安装腔(413);所述第二调节件(412)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轴承安装腔(414);所述连接中轴(4)通过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安装腔(413)和所述第二轴承安装腔(414)内的转动轴承(43)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所述调节件(4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锁定结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轮(47)的内侧面上设有容置槽(52),所述限位轴(49)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槽(5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撬拨结构包括撬拨杆(8)和设置在所述撬拨杆(8)底端的撬拨钩(32),所述撬拨杆(8)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并通过撬拨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志,亢世杰,刘佳熙,鲍飞龙,刘涛,黄东生,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山大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