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566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移动座、调节件、连接中轴、调节锁定结构和撬拨结构。使用时,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到患者的股骨远端和髂前上棘上;固定完毕后,调整移动座将撬拨钩移动至骨折部分,并将撬拨钩进一步微调,直至撬拨钩钩托住骨折部分;操作撬拨结构,使得撬拨钩将骨折部分向上托起,直至骨折断端复位满意;当撬拨复位满意后,通过调节锁定结构将连接中轴和撬拨结构锁定。在对骨折部分进行复位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骨折的具体位置和角度进行托起操作的灵活调整,当骨折部分在撬拨钩的作用下达到理想的复位状态后,还能保持该状态,进行后续的射线检查或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1、股骨转子间/下骨折又称股骨粗隆间/下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髋部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

2、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下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发生股骨转子间/下骨折时,由于周围肌肉牵拉作用使得骨折后断端明显移位,在进行内固定之前需要将移位的骨折部分进行复位。但难复性股骨转子间/下骨折闭合复位困难,是一类具有特殊受伤类型的骨折,通常需借助复位钳或骨膜剥离器对骨折断端临时固定,以便利于进一步的内固定。参考图13、14,复位钳或骨膜剥离器的使用,必须由一名助手在术中一直把持,对骨块施加撬拨复位的力,体力消耗大,且施加的力不稳定,影响术中断端骨折复位,助手还需身穿厚重的铅衣,被迫接受x射线的辐射。

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能够撬拨复位骨折断端的同时还能稳定有效地维持移位骨折断端,在术中进行射线检查时,无需助手身穿铅衣用手把持,是现有技术中尚未解决的技术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41)包括第一调节件(411)和第二调节件(412);所述第一调节件(411)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安装腔(413);所述第二调节件(412)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轴承安装腔(414);所述连接中轴(4)通过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安装腔(413)和所述第二轴承安装腔(414)内的转动轴承(43)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所述调节件(4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锁定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41)包括第一调节件(411)和第二调节件(412);所述第一调节件(411)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安装腔(413);所述第二调节件(412)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轴承安装腔(414);所述连接中轴(4)通过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安装腔(413)和所述第二轴承安装腔(414)内的转动轴承(43)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所述调节件(4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锁定结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轮(47)的内侧面上设有容置槽(52),所述限位轴(49)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槽(5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股骨转子间/下骨折的撬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撬拨结构包括撬拨杆(8)和设置在所述撬拨杆(8)底端的撬拨钩(32),所述撬拨杆(8)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并通过撬拨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志亢世杰刘佳熙鲍飞龙刘涛黄东生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山大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