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铜丝绞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545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5
本技术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铜丝绞线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轴承架、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左端通过第二位置调节组件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第四限位轮,第一固定板的右端通过第一位置调节组件连接有两个前后分布的第三限位轮。本技术可以对穿过绕线孔和过线孔的铜丝进行支撑和限位,使铜丝在从绕线孔和过线孔穿过时,不易与绕线孔和过线孔的边缘处接触,这样在对铜丝进行绞线时,从原先的滑动摩擦可以转变为与各个限位轮接触的滚动摩擦,这时可以减小摩擦力,从而降低铜丝在绞线过程中,受磨损的几率,进而提高铜丝的使用寿命,最终使得绞线完成的电缆质量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铜丝绞线装置


技术介绍

1、电缆加工是指将铜丝或绝缘电线加工成电缆,通常包括编织、绞线、贴标签等工序,其中,绞线是将两根或以上的电线或电缆绞合在一起,使其成为单根线或单根电缆。

2、使用现有的绞线装置对多根铜丝进行缠绕绞线时,需要多根铜丝同时的穿过绕线架中的过线孔和绕线孔,在过铜丝的过程中,铜丝会直接的与过线孔或者绕线孔的边缘接触,并产生滑动摩擦,这样容易使铜丝磨损,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最终影响绞线完成的电缆质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缆铜丝绞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缆铜丝绞线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铜丝绞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轴承架、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轴承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多个线缆架,所述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绕线架,所述绕线架的左端面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铜丝绞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轴承架(2)、第二固定板(11)和第一固定板(10),所述轴承架(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座(9),所述转动座(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多个线缆架(7),所述转动杆(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绕线架(8),所述绕线架(8)的左端面开设有多个过线孔(12),所述绕线架(8)的右端安装有多个第一限位轮(13)和第二限位轮(14),多个第一限位轮(13)分别位于多个过线孔(12)之间,多个第二限位轮(14)均位于靠近转动杆(15)轴线的一周,且第二限位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铜丝绞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轴承架(2)、第二固定板(11)和第一固定板(10),所述轴承架(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座(9),所述转动座(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多个线缆架(7),所述转动杆(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绕线架(8),所述绕线架(8)的左端面开设有多个过线孔(12),所述绕线架(8)的右端安装有多个第一限位轮(13)和第二限位轮(14),多个第一限位轮(13)分别位于多个过线孔(12)之间,多个第二限位轮(14)均位于靠近转动杆(15)轴线的一周,且第二限位轮(14)位于第一限位轮(13)的右端,所述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11)的右端面均开设有绕线孔(16),所述第一固定板(10)的左端通过第二位置调节组件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第四限位轮(18),所述第一固定板(10)的右端通过第一位置调节组件连接有两个前后分布的第三限位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铜丝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11)的尺寸和形状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铜丝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架(7)包括线杆、第一挡盘和第二挡盘,所述线杆设置有多个,且均匀的分布在转动座(9)的一周,多个线杆均与转动座(9)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线杆的圆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盘,多个所述线杆的圆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挡盘,且第一挡盘和第二挡盘的尺寸和形状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铜丝绞线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刘春源叶运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勤源进线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