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519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行走系统、动力系统、空调系统和散热系统。车身覆盖件由车架支撑并包括位于车架前部的进气格栅;行走系统至少部分位于车架的下侧;动力系统由车架支撑并传动连接至行走系统;空调系统至少部分设置于车架上;散热系统由车架支撑并包括用于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机构,冷却机构与空调系统连接,冷却机构位于车架的前部并位于进气格栅的后侧;全地形车还包括温度感应机构,沿全地形车长度方向,温度感应机构位于冷却机构和进气格栅之间,温度感应机构还与空调系统电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1、全地形车是一种全天候、全地形行驶的四轮越野车辆。随着人们对全地形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全地形车还包括空调系统,从而可以使得驾驶者或乘客根据自身需求开启或关闭空调,以提高全地形车的舒适性。

2、但是,现有的全地形车的空调系统需要人为控制才能实现开启、关闭以及调节温度,无法根据环境温度进行自动调节,从而会导致全地形车的能源的浪费。随着对全地形车的节能要求的提高,如何根据环境温度开启或关闭空调系统、以及调节空调系统的温度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节能的全地形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行走系统、动力系统、空调系统和散热系统。车身覆盖件由车架支撑并包括位于车架前部的进气格栅;行走系统至少部分位于车架的下侧;动力系统由车架支撑并传动连接至行走系统;空调系统至少部分设置于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壳体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安装至所述壳体,所述温度感应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和所述车身覆盖件连接后围绕形成有驾驶舱,所述空调系统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机构包括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所述膨胀阀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壳体中,所述蒸发器分别连接所述膨胀阀和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却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膨胀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壳体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安装至所述壳体,所述温度感应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和所述车身覆盖件连接后围绕形成有驾驶舱,所述空调系统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机构包括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所述膨胀阀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壳体中,所述蒸发器分别连接所述膨胀阀和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却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膨胀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向驾驶者和/或乘客脸部或身体送风的第一送风机构和用于向驾驶者和/或乘客脚部送风的第二送风机构,第一送风机构和第二送风机构均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送风机构的开口朝后设置并和所述驾驶舱连通,所述第二送风机构的开口朝下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而明丁梦康陈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