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衣物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冷凝组件、衣物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采用水冷式烘干的衣物处理设备而言,烘干风道包括冷凝风道和加热风道,湿热的烘干气流进入冷凝风道与冷凝水直接或间接接触并完成热交换,进而转化为干冷的烘干气流;后经风机进入加热风道,在加热件的加热作用下转化为高温干热的烘干气流;烘干气流进入外筒并与内筒内的衣物热交换,实现对衣物的烘干;现有技术中,冷凝风道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烘干气流与冷凝水的热交换面积小、热交换时间短和热交换不充分,导致冷凝效率低、除湿不彻底和烘干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组件、衣物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风道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烘干气流与冷凝水的热交换面积小、热交换时间短和热交换不充分,导致冷凝效率低、除湿不彻底和烘干时间长等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组件,用于衣物处理设备;所述冷凝组件包括:
3、冷凝壳,其下端形成有冷凝进风口,上端形成有冷凝出风口;所述冷凝壳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组件,用于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为扰流风叶,所述扰流风叶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扰流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冷凝风道(1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壳的壳壁内侧形成有相对设置的冷凝水道(111)和冷凝水腔(134),所述冷凝水道(111)和冷凝水管(43)连通,且所述冷凝水道(111)和冷凝水腔(134)朝向所述冷凝风道(18)的一侧均敞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壳包括冷凝主壳(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组件,用于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为扰流风叶,所述扰流风叶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扰流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冷凝风道(1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壳的壳壁内侧形成有相对设置的冷凝水道(111)和冷凝水腔(134),所述冷凝水道(111)和冷凝水管(43)连通,且所述冷凝水道(111)和冷凝水腔(134)朝向所述冷凝风道(18)的一侧均敞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壳包括冷凝主壳(1),所述冷凝主壳(1)的壳壁包括第一壳壁(11)、第二壳壁(12)和第三壳壁(13),所述第一壳壁(11)的内侧形成有所述冷凝水道(111),所述第二壳壁(12)和第一壳壁(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壳壁(13)由所述第二壳壁(12)向远离所述第一壳壁(11)的方向凸出形成,且所述第三壳壁(13)围设成所述冷凝水腔(134),所述第三壳壁(13)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壁段(131)和下壁段(132);由上至下向,所述上壁段(131)向远离所述第二壳壁(12)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下壁段(132)向靠近所述第二壳壁(12)的方向倾斜设置;由所述第一扰流风叶(41)流至所述冷凝水腔(134)的冷凝水先依次沿所述下壁段(132)和上壁段(131)自下而上流动,后进入所述冷凝风道(18)内自上而下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风叶还包括第二扰流风叶(42),所述第二扰流风叶(42)靠近所述冷凝进风口(15)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风叶(41)和第二扰流风叶(42)可被控制联动转动,所述第一扰流风叶(41)的转轴和第二扰流风叶(42)的转轴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可转动的内筒;所述第一扰流风叶(41)的转轴和第二扰流风叶(42)的转轴中的一者用于和内筒的转轴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帆,龙斌华,王瑀宁,薛洪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