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锥鼓形超稳腔的搬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471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锥鼓形超稳腔的搬运结构,涉及双锥鼓搬运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稳定机构和主体,所述稳定机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主体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齿条底部啮合连接有残齿轮。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杆,活动板向内部进入的同时,通过连接块向背面移动带动齿条和连接杆向背面进行移动,通过齿条移动带动残齿轮进行转动,通过残齿轮转动带动支杆进行转动,在支杆另一端与地面接触时,底部设置的倾斜口可以支杆立直,将主体顶起,使万向轮与地面脱离,通过转动支杆使其与地面接触后进行将主体撑起,防止在进行卸货时,装置产生移动,再次倾斜,使得装置产生倒塌,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双锥鼓搬运,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锥鼓形超稳腔的搬运结构


技术介绍

1、双锥鼓形超稳腔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光学谐振腔结构,常见于激光器和光学稳频器中,这种腔体结构由两个对称的锥形反射面组成,形成一个光学谐振腔,其中光在两个锥形反射面之间来回反射;

2、现有的搬运装置在对双锥鼓形超稳腔进行卸货时,通常都需要一个工作人员扶着搬运装置,防止在搬运时装置产生移动,使得双锥鼓形超稳腔出现倾斜状态,可能会产生倒塌造成损失,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双锥鼓形超稳腔的搬运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锥鼓形超稳腔的搬运结构,通过残齿轮转动带动支杆进行转动,在支杆另一端与地面接触时,通过底部设置的倾斜口可以支杆立直,将主体顶起,防止在进行卸货时,装置产生移动,再次倾斜,使得装置产生倒塌,造成损坏,解决了现有搬运时装置产生移动,使得双锥鼓形超稳腔出现倾斜状态,可能会产生倒塌造成损失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双锥鼓形超稳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锥鼓形超稳腔的搬运结构,包括稳定机构(1)和主体(101),所述稳定机构(1)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2),所述主体(101)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条(102),所述齿条(102)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3),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02)底部啮合连接有残齿轮(104),所述残齿轮(104)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105),所述支杆(105)底部贯穿主体(101)且延伸至外部,所述齿条(102)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锥鼓形超稳腔的搬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12)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杆(109),所述连杆(109)正面贯穿主体(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锥鼓形超稳腔的搬运结构,包括稳定机构(1)和主体(101),所述稳定机构(1)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2),所述主体(101)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条(102),所述齿条(102)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3),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02)底部啮合连接有残齿轮(104),所述残齿轮(104)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105),所述支杆(105)底部贯穿主体(101)且延伸至外部,所述齿条(102)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锥鼓形超稳腔的搬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12)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杆(109),所述连杆(109)正面贯穿主体(101)且延伸至外部,所述连杆(109)正面固定连接有踏板(107),所述主体(101)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杆一(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锥鼓形超稳腔的搬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一(110)正面贯穿主体(101)且延伸至外部,所述连杆一(110)正面固定连接有旋钮(108),所述连杆一(110)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1),所述限位杆(111)外表面与活动板(112)内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锥鼓形超稳腔的搬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南智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