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测距仪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468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0
本技术提供一种激光测距仪保护罩,包括壳体、及隔热室,隔热室由阻挡组件围合而成,壳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纳腔,隔热室内形成有第二容纳腔,壳体侧面滑动设有第一滑动板,第一滑动板穿过隔热室与激光测距仪的侧面抵接,壳体顶面滑动设有第二滑动板,第二滑动板穿过隔热室与激光测距仪的顶面抵接,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将第二容纳腔分隔为容纳激光测距仪尾部的发热空间、及容纳激光测距仪前部的发射空间,发热空间与第一容纳腔通过第一通孔相互连通,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及发热模块,发热空间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发热模块电性连接。本技术可以使激光测距仪保持最佳的工作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监测,特别涉及一种激光测距仪保护罩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对隧道变形自动化的保护手段主要采用激光测距仪方式进行监测,但由于激光模组的特点,在低温时(低于-10℃时)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

2、现有技术当中,通常采用保护罩将激光模组围合起来,只留一个透光孔供激光束透光用,而传统的保护罩的隔热能力有限,在冬季施工时,保护罩内的温度过低,容易激光模组工作状态不稳定,需要反复地向保护罩内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测距仪保护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保护罩的隔热能力有限,在冬季施工时,保护罩内的温度过低,容易激光模组工作状态不稳定,需要反复地向保护罩内加热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激光测距仪保护罩,包括壳体、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隔热室,所述隔热室由阻挡组件围合而成,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用于放置电子元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隔热室内形成有用于放置激光测距仪的第二容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测距仪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隔热室,所述隔热室由阻挡组件围合而成,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用于放置电子元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隔热室内形成有用于放置激光测距仪的第二容纳腔,所述壳体侧面滑动设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穿过所述隔热室与所述激光测距仪的侧面抵接,所述壳体顶面滑动设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穿过所述隔热室与所述激光测距仪的顶面抵接,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为容纳所述激光测距仪尾部的发热空间、及容纳所述激光测距仪前部的发射空间,所述发热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纳腔通过第一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及发热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测距仪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隔热室,所述隔热室由阻挡组件围合而成,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用于放置电子元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隔热室内形成有用于放置激光测距仪的第二容纳腔,所述壳体侧面滑动设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穿过所述隔热室与所述激光测距仪的侧面抵接,所述壳体顶面滑动设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穿过所述隔热室与所述激光测距仪的顶面抵接,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为容纳所述激光测距仪尾部的发热空间、及容纳所述激光测距仪前部的发射空间,所述发热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纳腔通过第一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及发热模块,所述发热空间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发热模块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测距仪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壳体两内侧壁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方的上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测距仪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供所述第一滑动板滑动的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滑动板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条形槽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付鹏徐辉辉邹全锦王淳王辅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