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458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溶解吸热组分60~70份,水化反应调节组分为10~20份,温控吸热组分为20~30份;所述溶解吸热组分包括硝酸钙、硝酸铵或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温控吸热组分包括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的石蜡70~80%和八水合氢氧化钡20~30%,所述缓释水化热抑制剂由八水合氢氧化钡、石蜡从内至外依次将溶解吸热组分和水化反应调节组分形成的混合颗粒进行包裹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缓释水化热抑制剂能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放热大的问题实现逐级调控,显著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大幅度降低混凝土温差收缩裂缝产生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外加剂,具体地指一种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由于水泥等胶凝材料的水化放热及表面同步散热,混凝土自身温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断变化,从而产生温度应力;而混凝土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绝大部分水化热在短时间内不能及时散发到周围环境中,大体积混凝土核心区温度普遍高于50℃,甚至最高可达80℃以上,在降温阶段,大体积混凝土受到基础或相邻部位的约束,内部产生拉应力,继而随着混凝土尺寸增加,内外温差引起体积变形不一致,极易导致由里表温差所引起的表层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最大允许的拉应力,一旦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极限,就会产生由表及里扩展的裂缝,即在约束区产生裂缝,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风险增大。

2、目前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采取合适的温度控制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温度,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传统方法主要有:(1)减少混凝土中水泥水化放热量,如降低胶材用量,使用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或使用低、中热水泥等;(2)增加散热速率,如预埋冷却水管,减小结构尺寸等;(3)降低入模温度,预冷原材料等。这些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溶解吸热组分60~70份,水化反应调节组分为10~20份,温控吸热组分为20~3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颗粒由溶解吸热组分、水化反应调节组分混合磨细至过80~100目筛得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八水合氢氧化钡、石蜡从内至外依次将混合颗粒表面进行包裹,具体操作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八水合氢氧化钡溶液的浓度为40~50g/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水化热抑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溶解吸热组分60~70份,水化反应调节组分为10~20份,温控吸热组分为20~3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颗粒由溶解吸热组分、水化反应调节组分混合磨细至过80~100目筛得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八水合氢氧化钡、石蜡从内至外依次将混合颗粒表面进行包裹,具体操作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八水合氢氧化钡溶液的浓度为40~50g/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溶解吸热组分60份,水化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志王松林陈飞翔魏凯冷勇肖蓟刘可心金浪文青王伟光明鑫张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