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小麦播种机,尤其涉及一种浮动可调式秸秆拨离装置。
技术介绍
1、稻麦两熟是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主要轮作方式,按一般方式耕作,前茬水稻秸秆打碎后还田,往往位于土壤浅层或浮于土壤表面,后茬小麦播种时,种子不能与土壤充分接触,造成出苗迟、发芽率低等问题,影响小麦产量。
2、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一种全秸秆茬地洁区旋耕之智能深施肥播种机,此播种机中公开一种秸秆绞龙组件,秸秆绞龙组件作为秸秆清理机构用于将秸秆归行,此秸秆绞龙组件包括两左右布置的绞龙,左右两平行布置的绞龙分别对应三行播种行,播种前,秸秆绞龙组件首先将播种行表面的秸秆收集并输送至位于边侧播种行的外侧,用于实现秸秆清理的效果,保证高效播种。
3、但是,采用此种绞龙输送收集秸秆也存在以下缺点:1、秸秆进入至绞龙后,输送过程中,秸秆会被压实,最终由两侧排出的秸秆呈行堆排布,秸秆被压实后,蓬松度不够,且秸秆堆叠的厚度也较大,不再能起到秸秆覆盖的目的和效果;2、采用绞龙方式进行秸秆,绞龙的长度一般较大,两侧的绞龙对应多行播种行,秸秆后,秸秆集中排布在多行播种
...【技术保护点】
1.浮动可调式秸秆拨离装置,安装在小麦播种机机架的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拨离安装架,所述拨离安装架上安装有两个呈左右并排布置的秸秆外旋组件,所述秸秆外旋组件朝向整机的前下方倾斜设置,所述拨离安装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拨离安装架带动所述秸秆外旋组件向前下方倾斜的角度可调装置;两所述秸秆外旋组件位于对应播种行的两侧且两所述秸秆外旋组件的相邻侧呈重叠设置,所述拨离安装架与所述秸秆外旋组件之间还设有外旋拨离驱动装置,所述外旋拨离驱动装置驱动两所述秸秆外旋组件分别朝向外侧配合转动用于将播种行的地表秸秆外旋拨离至播种行的两侧行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
...【技术特征摘要】
1.浮动可调式秸秆拨离装置,安装在小麦播种机机架的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拨离安装架,所述拨离安装架上安装有两个呈左右并排布置的秸秆外旋组件,所述秸秆外旋组件朝向整机的前下方倾斜设置,所述拨离安装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拨离安装架带动所述秸秆外旋组件向前下方倾斜的角度可调装置;两所述秸秆外旋组件位于对应播种行的两侧且两所述秸秆外旋组件的相邻侧呈重叠设置,所述拨离安装架与所述秸秆外旋组件之间还设有外旋拨离驱动装置,所述外旋拨离驱动装置驱动两所述秸秆外旋组件分别朝向外侧配合转动用于将播种行的地表秸秆外旋拨离至播种行的两侧行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可调式秸秆拨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可调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与所述拨离安装架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拨离安装架向后下方倾斜的安装架压缩弹簧,所述安装架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安装架压缩弹簧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拨离安装架上,所述拨离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杆座,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座上,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压缩弹簧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可调式秸秆拨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外旋组件包括秸秆外旋轮,所述秸秆外旋轮的上部连接有外旋轮转轴,所述外旋轮转轴的顶部转动安装在所述拨离安装架上,所述秸秆外旋轮的底部外周圈安装有秸秆拨离扫刷,左右两所述秸秆外旋组件上的所述秸秆拨离扫刷的相邻侧呈相互交错重叠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俊,扈凯,胡敏娟,纪要,严伟,丁友强,祁兵,夏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