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送风式烟气脱白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444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9
本技术公开一种混合送风式烟气脱白冷却塔,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包括塔体及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塔体内的引风机、消雾模块、配水管和填料,消雾模块至少具有两个且位于塔体内壁相对的两侧,两个消雾模块之间形成风道,塔体的侧壁上对应消雾模块安装有塔外百叶窗,塔体内相对安装有两个塔内百叶窗,风道的下方安装有隔板,隔板固定安装在两个塔内百叶窗之间的底部,塔体的侧壁上对应塔内百叶窗安装有鼓风机,塔体内位于消雾模块的下方且位于鼓风机与塔内百叶窗之间的区域构成预冷腔室,预冷腔室可与风道相连通。本技术的烟气脱白冷却塔,通过引风机的引风及鼓风机的送风,解决了消雾模块湿热通道因堵塞而导致的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特别地,涉及一种混合送风式烟气脱白冷却塔


技术介绍

1、在电厂环境污染治理中通常对烟气的除尘和脱硫情况把控的格外严格,烟气脱硫后,由电厂烟囱排出的高温烟气与环境中较低空气发生接触时,烟气温度降低,烟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过饱和凝结,凝结后的水滴在周边环境中呈现出白色或灰色的“湿烟羽”,又叫“大白雾”或“大白烟”。湿烟羽的产生一方面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给电厂周围居民的生活、生产造成诸多麻烦。

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人于2022年12月30日申请了一件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 115888307 a,该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白循环系统,通过在烟气脱白装置中设置消雾模块,使得湿热烟气和干冷空气先进行间壁式换热,从而使水汽冷凝,降低烟气含湿量的同时,也起到了节水效果,同时,穿过消雾模块的干冷空气和湿热烟气混合后形成不饱和的低温空气,使得烟气排出后不会产生“白雾”现象。然而,在长时间使用后,消雾模块中的湿热通道或多或少的会发生堵塞的情况,此时,湿热空气无法通过湿热通道向上穿过消雾模块,导致热交换效果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送风式烟气脱白冷却塔,包括塔体及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塔体内的引风机、消雾模块、配水管和填料,所述消雾模块至少具有两个且位于所述塔体内壁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消雾模块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塔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消雾模块安装有塔外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相对安装有两个塔内百叶窗,所述风道的下方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塔内百叶窗之间的底部,所述塔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塔内百叶窗安装有鼓风机,所述塔体内位于所述消雾模块的下方且位于所述鼓风机与所述塔内百叶窗之间的区域构成预冷腔室,所述预冷腔室可与所述风道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送风式烟气脱白冷却塔,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送风式烟气脱白冷却塔,包括塔体及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塔体内的引风机、消雾模块、配水管和填料,所述消雾模块至少具有两个且位于所述塔体内壁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消雾模块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塔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消雾模块安装有塔外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相对安装有两个塔内百叶窗,所述风道的下方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塔内百叶窗之间的底部,所述塔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塔内百叶窗安装有鼓风机,所述塔体内位于所述消雾模块的下方且位于所述鼓风机与所述塔内百叶窗之间的区域构成预冷腔室,所述预冷腔室可与所述风道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送风式烟气脱白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呈平板状结构,所述隔板上其中一相对的两侧与所述塔体相对的两侧密封连接,所述隔板上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塔内百叶窗的下端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送风式烟气脱白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鹤立王金浩孙阳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