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钉扣机上的折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436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8
本技术涉及运输带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钉扣机上的折弯机构,包括冲压下料组件和折弯组件,所述折弯组件包括连杆、模头、模座和插块。本申请通过在支撑柱中间安装冲压柱,推动折弯组件中的模头向着模座移动,将模座中间的钉扣折弯,整体联动机构,折弯效率高,且间隔性的往复运动,能够给设备自动上下料提供缓冲的时间,保证了折弯精度;增加第三拉簧连接的卡爪与模座对接,在模座上端打开,不再卡住下料槽的下料口,方便下料,在冲压折弯动作完成后,连杆后退,第三拉簧辅助卡爪向内侧壁移动,重新卡在模座和下料槽中间,方便下一次折弯动作,完全代替了手工上料下料的操作,提高了折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带生产,具体为一种钉扣机上的折弯机构


技术介绍

1、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运输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适宜连续化、高效率、大倾角进行运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矿山等行业中输这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为达到使用目的,所有的运输带必须接成环形,所以运输带接头的好坏直接影响运输带的使用寿命和输送性能。一般运输带接头常用方法有冷粘接接头、热硫化接头、机械接头等。

2、现有的钉扣机采用半自动手工钉扣,在钉公扣时,预先在载体上打孔,然在操作人员需先将公扣中的上扣平放进铆合上模的端头上,再将下扣放在铆合下模的端头中,若操作人员的手指未及时移出铆合上模的投影区域,则铆合上模直接压在操作人员的手指上,从而导致操作人员受伤,钉扣机存在安全隐患,操作起来不方便,并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钉扣机上的折弯机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钉扣机存在安全隐患,操作起来不方便,并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钉扣机上的折弯机构,包括冲压下料组件(100)和折弯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下料组件(100)包括底座(101)、支撑柱(102)、支撑台(103)、下料槽(104)和冲压柱(105),所述支撑台(10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01)上端,所述支撑柱(102)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台(103)上端中间位置,所述下料槽(104)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台(103)前方,所述冲压柱(105)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02)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钉扣机上的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柱(105)下端中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上拨片(107),所述上拨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钉扣机上的折弯机构,包括冲压下料组件(100)和折弯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下料组件(100)包括底座(101)、支撑柱(102)、支撑台(103)、下料槽(104)和冲压柱(105),所述支撑台(10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01)上端,所述支撑柱(102)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台(103)上端中间位置,所述下料槽(104)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台(103)前方,所述冲压柱(105)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02)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钉扣机上的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柱(105)下端中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上拨片(107),所述上拨片(107)端部延展至所述下料槽(104)中间一侧,所述冲压柱(105)底部侧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下拨片(108),所述下拨片(108)位于所述模座(203)入料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钉扣机上的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02)顶部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主轴(109),所述主轴(109)中间键连接有凸轮(110),所述凸轮(110)侧壁与所述冲压柱(105)上端面转动接触,所述支撑柱(102)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拉簧(111),所述第二拉簧(111)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冲压柱(10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兴广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砺扬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