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跨倒三角区域模板支撑体系及建造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436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低跨倒三角区域模板支撑体系及建造施工方法。该模板支撑体系包括阀板区钢筋、倒三角区钢筋、侧墙区钢筋、倒三角区单侧模板、侧墙区对侧模板、内侧支撑架。该建造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施作阀板区钢筋、倒三角区钢筋、侧墙区钢筋;安装内侧支撑架;施作倒三角区单侧模板、侧墙区对侧模板;在阀板区浇筑混凝土;同时在侧墙区及倒三角区浇筑混凝土。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搭设支撑体系较为复杂,需提前做好合理规划,但避免了间断施工带来的施工缝问题,尤其是在设计要求整体浇筑不允许留设施工缝工程中,本申请较为实用,并能够快速一次整体成型,保证整个地下构筑物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适应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高低跨倒三角区域模板支撑体系及建造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多存在高低跨区域,对于高差较大的高低跨部位,“倒三角”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撑成为现场施工中的难题,现场施工中在构筑物跨度方向上有时同时存在单侧墙和高低跨“倒三角”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此时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先浇筑一侧的墙体,待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支设“倒三角”高低跨区域筏板部位模板,利用已浇筑侧墙设置对顶撑杆,保证“倒三角”浇筑区域模板支撑的稳定性。

2、在工期较为紧张,施工环境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传统的施工方法无法满足现场需求,且利用已浇筑单侧墙体设置对顶撑杆稳固“倒三角”区域模板体系的方法存在诸多不利之处,可能会由于单侧混凝土受力导致已浇筑导墙部位混凝土破坏,更有甚者会产生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保证现场施工进度及混凝土整体一次成型质量,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本申请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形成了一种高低跨倒三角区域模板支撑体系及建造施工方法,以解决地下工程存在高低跨部位混凝土施工难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低跨倒三角区域模板支撑体系,包括基坑坑底(1)的阀板区钢筋(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板区钢筋(4)的两侧分别与倒三角区钢筋(5)、侧墙区钢筋(6)连接,倒三角区钢筋(5)内侧设有倒三角区单侧模板(9),侧墙区钢筋(6)内外侧设有侧墙区对侧模板(10),阀板区钢筋(4)上设有内侧支撑架(7),内侧支撑架(7)支撑在倒三角区单侧模板(9)与侧墙区对侧模板(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跨倒三角区域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板区钢筋(4)与倒三角区单侧模板(9)之间设有抗浮拉杆(11);所述的倒三角区单侧模板(9)的顶部通过对拉螺杆(12)与外侧的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跨倒三角区域模板支撑体系,包括基坑坑底(1)的阀板区钢筋(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板区钢筋(4)的两侧分别与倒三角区钢筋(5)、侧墙区钢筋(6)连接,倒三角区钢筋(5)内侧设有倒三角区单侧模板(9),侧墙区钢筋(6)内外侧设有侧墙区对侧模板(10),阀板区钢筋(4)上设有内侧支撑架(7),内侧支撑架(7)支撑在倒三角区单侧模板(9)与侧墙区对侧模板(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跨倒三角区域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板区钢筋(4)与倒三角区单侧模板(9)之间设有抗浮拉杆(11);所述的倒三角区单侧模板(9)的顶部通过对拉螺杆(12)与外侧的凸台模板(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跨倒三角区域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墙区对侧模板(10)与基坑墙侧壁(3)的锚固钢筋(13)之间设有外侧支撑架(8);内外侧的侧墙区对侧模板(10)之间通过对拉螺杆(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跨倒三角区域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侧支撑架(7)上靠近倒三角区单侧模板(9)的一侧设有配重台(14),配重台(14)上设有配重物(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高低跨倒三角区域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侧支撑架(7)和/或外侧支撑架(8)的架端设有可调顶托(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跨倒三角区域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坑坑底(1)上设有支腿垫块(16),支腿垫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振杰吴农俊李士坤路平张卫增何景山杨程杨彪姬振华王振超姬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