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液装置及空压机前置过滤器排污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431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液装置及空压机前置过滤器排污系统,所述排液装置,括储液器、三通件和三通快速接头,所述储液器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三通快速接头具有出液接口和两个进液接口,所述储液器的出液口与所述三通件的一个接口连通,所述三通件的余下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三通快速接头的两个进液接口连通,其中一个所述进液接口与所述三通件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一阀门,另一个所述进液接口与所述三通件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为电动阀,其中,第二阀门为常闭阀门,如此可使得前置过滤器所过滤的污水能排入到储液器内暂存,并由第一阀门定期打开以进行排污,而在第一阀门出现故障时,则可手动打开第二阀门进行排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天然气输气,尤其涉及一种排液装置及空压机前置过滤器排污系统


技术介绍

1、川气东送目前使用的空压机为撬装设备,在前置过滤器中对压缩后的高压空气进行粗过滤,过滤掉空气中的水分、油污、固体颗粒并经浮球式自动排水器排出,浮球式自动排水器的工作原理是当过滤器中水分达到一定高度时浮球浮起,以将前置过滤器底部的水分及杂质自动排出,而前置过滤器底部的水分能否及时排出对空气处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压缩空气水露点。而目前所采用的前置过滤器易产生铁锈,浮球式排水器过滤网较密,导致浮球式排水器经常出现堵塞,从而导致前置过滤器排水不畅,另外,目前采用的浮球式排水器无法直观判断内部是否有积水,是否能正常排污,且目前的浮球式排水器只能自动排污,无法人为操作排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兼具自动排污功能和手动排污功能的排液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排液装置,包括储液器、三通件和三通快速接头,所述储液器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三通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器(11)、三通件(12)和三通快速接头(13),所述储液器(11)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三通快速接头(13)具有出液接口(131)和两个进液接口(132),所述储液器(11)的出液口与所述三通件(12)的一个接口连通,所述三通件(12)的余下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三通快速接头(13)的两个进液接口(132)连通,其中一个所述进液接口(132)与所述三通件(12)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一阀门(141),另一个所述进液接口(132)与所述三通件(12)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阀门(142),所述第一阀门(141)为电动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器(11)、三通件(12)和三通快速接头(13),所述储液器(11)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三通快速接头(13)具有出液接口(131)和两个进液接口(132),所述储液器(11)的出液口与所述三通件(12)的一个接口连通,所述三通件(12)的余下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三通快速接头(13)的两个进液接口(132)连通,其中一个所述进液接口(132)与所述三通件(12)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一阀门(141),另一个所述进液接口(132)与所述三通件(12)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阀门(142),所述第一阀门(141)为电动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11)的进液口处设置有第三阀门(1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41)与所述三通件(12)的连通处还设置有第四阀门(1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软管(15),所述第一阀门(141)与对应的所述进液接口(132)通过其中一根所述软管(15)连通,所述第二阀门(142)与对应的所述进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训锋王会坤黄韶丹亓文广肖航郭淼黄程李斌王凯李立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