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黄精蜜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427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食同源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滇黄精蜜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12份滇黄精、20‑40份紫皮石斛原浆液、120‑300份食用盐以及15‑30份红枣粉。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滇黄精蜜饯去除了滇黄精根茎中固有的涩味和刺激性味道,保留了本身多糖的甜味且焦香味适宜,还兼具紫皮石斛的清爽口感、枣香,形态结构均匀、疏松,咀嚼性好;同时滇黄精、紫皮石斛以及红枣均含有丰富的营养功效成分,三者协同增效,发挥着一定辅助保健作用。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滇黄精蜜饯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减少过度加工,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以保留原材料最天然的风味,风味口感好,功效增加,保质期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食同源食品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滇黄精蜜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黄精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以前,其始载于《名医别录》,后被《神农本草经》列为药中上品,现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记载黄精是百合科植物,药用黄精来源于滇黄精、黄精和多花黄精3种黄精属。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在古代被视为“延年益寿”药用植物,言其“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因此黄精被誉有“仙人余粮”、“救穷草”、“米脯”等美名。大量文献考证及实践证明生黄精具有麻味,生品服用时口舌麻木,刺激咽喉。因此需要炮制后入药,经过炮制后,消除了其刺激性及副作用,利于有效成分的积累,亦可以增强疗效。黄精具有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在抗疲劳、抗氧化作用、抗衰老、调节免疫力、调血脂降血糖、提高记忆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民间又是一种使用范围广泛的药食同源植物。

2、随着黄精价格逐年上涨和种植政策落实,滇黄精是云南省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15个大品种之一,是重要的“云药”品种。据统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滇黄精蜜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12份滇黄精、20-40份紫皮石斛原浆液、120-300份食用盐以及15-30份红枣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黄精蜜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5-11份滇黄精、22-36份紫皮石斛、150-250份食盐以及17-26份红枣。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滇黄精蜜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滇黄精蜜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滇黄精块的长度为4-6cm,滇黄精块的宽度为2-4cm,滇黄精块的厚度为0.5-1.3c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滇黄精蜜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12份滇黄精、20-40份紫皮石斛原浆液、120-300份食用盐以及15-30份红枣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黄精蜜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5-11份滇黄精、22-36份紫皮石斛、150-250份食盐以及17-26份红枣。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滇黄精蜜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滇黄精蜜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滇黄精块的长度为4-6cm,滇黄精块的宽度为2-4cm,滇黄精块的厚度为0.5-1.3cm;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芳张满常杨必浩赵霞吴燕范洁胡小林宋小东刘家宝张虹仙段胜智杨丽英杨世波
申请(专利权)人:保山市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