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直肠黏膜电位测量仪及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3989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黏膜电位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体直肠黏膜电位测量仪,包括探测电极和高输入阻抗静电计,还包括参考电极,参考电极的后端通过导线连接高输入阻抗静电计的低输入端,参考电极的前端刺入肛周皮下,参考电极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消除极化电位用于获取稳定的参考电位;探测电极的后端通过导线接入高输入阻抗静电计的高输入端,探测电极的前端由乙状结肠镜从肛门引入直肠与直肠粘膜接触用于获取测量电位。参考电极包括参考银丝、注射器和可拆卸的安装在注射器前端的空心针头,空心针头包括针尖、针梗和针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直肠黏膜电位的测量精准度,从而为直肠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黏膜电位测量,尤其涉及一种人体直肠黏膜电位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1、直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理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直肠黏膜电位的变化可以反映直肠肌肉的电活动、肠道神经功能等多种生理状态。目前,对于直肠黏膜电位的基本测量方案还停留在1975年的使用人体皮肤电位作为参考电位,即通过多次测量计算直肠黏膜电位的间接测量法,该方法在计算中使用的近似估算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可靠性降低,在临床上难以获取精确的直肠黏膜电位数据,从而影响对直肠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现在技术中也有一些涉及直肠黏膜电位相关的研究,其主要聚焦在直肠电极探头的结构改造上。如申请号为202320469260.8,名称为一种用于生物反馈治疗仪上的直肠电极探头的中国技术专利,其通过对电极探头头部结构的改造,使其在放置过程中能够自动导向,增大直肠内壁对电极探头的包紧力,使电极探头在插入肛门直肠内时与肛门直肠内壁配合紧固,降低了电极探头意外从肛门直肠内退出的风险;通过设置加热组件和温度传感器,在使用前能够对电极探头进行预热,使得电极探头结构在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直肠黏膜电位测量仪,包括探测电极(2)和高输入阻抗静电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参考电极(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直肠黏膜电位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考电极(1)包括参考银丝(13)、注射器(12)和可拆卸的安装在注射器(12)前端的空心针头(11),所述的空心针头(11)包括针尖(111)、针梗(112)和针栓(113),所述的针尖(111)一体成型的设置在针梗(112)的前端,针尖(111)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的针栓(113)连接在针梗(112)的后端,所述的参考银丝(13)设置在针梗(112)的中央,所述的参考银丝(13)外圈与针梗(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直肠黏膜电位测量仪,包括探测电极(2)和高输入阻抗静电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参考电极(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直肠黏膜电位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考电极(1)包括参考银丝(13)、注射器(12)和可拆卸的安装在注射器(12)前端的空心针头(11),所述的空心针头(11)包括针尖(111)、针梗(112)和针栓(113),所述的针尖(111)一体成型的设置在针梗(112)的前端,针尖(111)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的针栓(113)连接在针梗(112)的后端,所述的参考银丝(13)设置在针梗(112)的中央,所述的参考银丝(13)外圈与针梗(112)的内壁之间留有供溶液通过的溶液通道(14);通过空心针头(11)将参考银丝(13)引入肛周皮下,利用注射器(12)经空心针头(11)将无菌生理盐水注射肛周皮下,完成注射后将注射器(12)移除,将空心针头(11)和参考银丝(13)留在皮肤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直肠黏膜电位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电极(2)包括绝缘橡胶探头(21)和探测银丝(22),所述的绝缘橡胶探头(21)包裹在探测银丝(22)的外侧,探测电极(2)与乙状结肠镜探头配合使用,使其由乙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娟肖嵛其徐贲房双强李裔王乐黄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