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状大分子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83523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多元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树枝状大分子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1)采用山梨醇和环氧烷烃进行聚合反应,制得低分子量聚醚;(2)将低分子量聚醚与2,2‑二羟甲基丙酸进行酯化反应,制得聚酯醚中间体;(3)将聚酯醚中间体与环氧烷烃再次进行聚合反应,制得树枝状结构的聚醚;(4)将树枝状结构的聚醚与不饱和异氰酸酯进行预聚反应,即得树枝状大分子分散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大分子分散剂的支化结构,一方面可以降低其自身以及所合成的聚合物多元醇的黏度,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其对聚合物颗粒的锚定能力,进而提升聚合物多元醇中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粒子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多元醇,具体涉及树枝状大分子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聚氨酯软质泡沫材料常利用聚合物多元醇(pop)中的聚合物粒子来改善其开孔性、增强硬度和提升承载能力。pop中的聚合物一般是指由苯乙烯、丙烯腈等乙烯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的共聚物或自聚物,同时也包括在聚醚链段上接枝聚合得到的聚合物。随着聚合物粒子含量(即固含量)的增加,pop的黏度会显著提升。此外,pop在长时间储存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聚合物颗粒沉降等问题,这给下游应用带来了诸多限制。因此,如何开发出分散性能优异且同时具有高固含量和低黏度特性的pop,已成为该行业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2、在pop的制备过程中,大分子分散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独特的两亲性结构能够为pop带来出色的分散性能。传统的大分子分散剂通常依赖马来酸酐来提供不饱和结构,但这样合成的pop往往黏度较高,一旦加水,黏度会迅速上升。

3、中国专利cn111154095a,公开了一种硅改性大分子单体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利用硅改性大分子单体合成稳定剂,改善马来酸酐大单体的黏度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枝状大分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大分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催化剂为碱金属催化剂;低分子量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2490-4050g/mo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大分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低分子量聚醚与2,2-二羟甲基丙酸的摩尔比为1:(0.9-4);催化剂为浓硫酸或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酯化反应的温度为130-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大分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催化剂为DMC催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枝状大分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大分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催化剂为碱金属催化剂;低分子量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2490-4050g/mo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大分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低分子量聚醚与2,2-二羟甲基丙酸的摩尔比为1:(0.9-4);催化剂为浓硫酸或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酯化反应的温度为130-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大分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催化剂为dmc催化剂;树枝状结构的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11800-19450g/mo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大分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和步骤(3)中,环氧烷烃为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欢杨健陈庆柏孙兆任孙龙意公维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