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刚度摩擦阻尼器及出力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351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负刚度摩擦阻尼器及出力计算方法。通过设置预压弹簧和摩擦组件,使阻尼器具有负刚度特性;地震时,建筑的下层结构和上层结构之间产生水平位移差,通过建筑的下层结构带动负刚度缸体水平移动,使中间板基于负刚度缸体和摩擦缸体水平移动,带动预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释放其储存的变形势能,具体表现为一个促进负刚度缸体和中间板之间更加错动分离的趋势,从而使阻尼器具有负刚度特性;通过计算阻尼器出力可以判断阻尼器的负刚度特性,从而调整预压弹簧的系数,使阻尼器的负刚度特性更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减震,具体是一种负刚度摩擦阻尼器及出力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抗震设计理念已无法满足当前对抗震性能的高要求。为了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消能减震的设计理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抗震设计中。消能减震技术主要是在多个楼层中广泛布置减震阻尼器,通过减震阻尼器大幅度降低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但是,现有的减震阻尼器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正向刚度,当为建筑结构附加阻尼而布置这些阻尼器时,可能会导致结构的正向刚度增加,进而可能对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2、同时,在一些特殊建筑中,如医院的手术室和存放精密仪器的实验室,地震时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建筑所承受的加速度,而非仅仅是整体位移。然而,当前多数阻尼器的设计主要侧重于控制建筑结构的整体位移,对于建筑加速度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减震阻尼器具有一定正向刚度影响结构稳定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所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小阻尼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且能够增加减震效果的阻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刚度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刚度缸体、摩擦缸体和中间板,负刚度缸体用于连接建筑的下层结构,中间板水平移动设置于负刚度缸体和摩擦缸体中,中间板的顶面和底面与负刚度缸体之间均连接有预压弹簧,且中间板的外端穿过摩擦缸体与建筑的上层结构连接;摩擦缸体上设置有摩擦组件,摩擦组件的内端抵接于远离负刚度缸体的中间板一端上;当建筑的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的水平相对位移量为零时,预压弹簧与中间板垂直,且预压弹簧此时处于预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刚度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摩擦组件设置有两组,摩擦组件包括摩擦块和螺杆,各组摩擦组件的摩擦块分别抵接于中间板的顶面或底面,螺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刚度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刚度缸体、摩擦缸体和中间板,负刚度缸体用于连接建筑的下层结构,中间板水平移动设置于负刚度缸体和摩擦缸体中,中间板的顶面和底面与负刚度缸体之间均连接有预压弹簧,且中间板的外端穿过摩擦缸体与建筑的上层结构连接;摩擦缸体上设置有摩擦组件,摩擦组件的内端抵接于远离负刚度缸体的中间板一端上;当建筑的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的水平相对位移量为零时,预压弹簧与中间板垂直,且预压弹簧此时处于预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刚度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摩擦组件设置有两组,摩擦组件包括摩擦块和螺杆,各组摩擦组件的摩擦块分别抵接于中间板的顶面或底面,螺杆的底面与摩擦块固定,螺杆螺纹连接于摩擦缸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刚度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弹簧中间插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卡接在中间板和负刚度缸体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刚度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远离摩擦缸体一端的中间板的顶面和底面均开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秀李福伟莫绍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