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电池负极极片内粘结剂分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332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电池负极极片内粘结剂分布的方法,在所述负极极片中,所述粘结剂包括CMC‑Na和SBR,通过极片涂层端面不同位置钠元素质量占比差,即不同位置的Δ<subgt;Na</subgt;,判断CMC‑Na的分布,通过极片涂层端面不同位置的Δ<subgt;O对比</subgt;,判断SBR的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测试方法通过给定的阈值来判断CMC‑Na与SBR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并实现定量描述CMC‑Na、SBR的分布情况,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可重复性、易于实施、便于比较和分析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材料测试,尤其涉及一种测试电池负极极片内粘结剂分布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双重压力下,电池以其比容量大、循环性能好、工作电压高、使用寿命长和污染小等特点成为备受关注新型化学能源。其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新能源汽车以及能量存储等领域,发展潜力巨大。锂电池主要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部件组成,研究发现,电池的正极、负极材料的显微结构、形貌、成分等对电池电化学性能起到关键作用。目前电池负极片主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如石墨等)、粘结剂(丁苯橡胶sbr、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等)、导电剂、集流体等。在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浆料涂布在集流体上,并烘干制成极片。但在电池制作过程中使用的粘结剂,如sbr常为乳液形态,在涂布烘烤过程中,粒子状的sbr失水成膜,粘附在材料颗粒表面,起到粘结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水分的挥发,sbr会向极片表面方向上浮,从而造成活性物质与箔材之间的粘结力降低。此外,在电池后期循环过程中,活性物质频繁地膨胀收缩,如果粘结剂分布不均,局部粘结力过低,活性物质会从极片表面脱落,不仅会造成电池容量的降低,还会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电池负极极片内粘结剂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极极片中,所述粘结剂包括CMC-Na和SBR,所述测试方法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电池负极极片内粘结剂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选用离子束剖面研磨对待测负极极片进行切割获得测试用极片涂层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电池负极极片内粘结剂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步骤S5获得的ΔNa的值来判定CMC-Na的分布情况的过程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电池负极极片内粘结剂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步骤S5获得的ΔN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电池负极极片内粘结剂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极极片中,所述粘结剂包括cmc-na和sbr,所述测试方法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电池负极极片内粘结剂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选用离子束剖面研磨对待测负极极片进行切割获得测试用极片涂层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电池负极极片内粘结剂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步骤s5获得的δna的值来判定cmc-na的分布情况的过程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电池负极极片内粘结剂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步骤s5获得的δna的值来判定cmc-na的分布情况的过程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测试电池负极极片内粘结剂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δna1和第二阈值δna2的绝对值相同,所述第三阈值δna3和第四阈值δna4的绝对值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电池负极极片内粘结剂分布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政王兴东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