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通风的风管式自动感知调节风阀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317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通风的风管式自动感知调节风阀及使用方法。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通风的风管式自动感知调节风阀,包括智能风阀,智能风阀包括设备外壳,设备外壳内设有固定式锥型风筒,固定式锥型风筒内部锥型端处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动式锥型风筒,固定式锥型风筒与活动式锥型风筒的筒壁分别等距设置有多个条形风带,伺服电机连接有可编程脉冲发生器,活动式锥型风筒在伺服电机的转动下与固定式锥型风筒错位移动形成可调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电压信号转换成扭矩和转速来驱动活动式锥型风筒,具有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的特点,可极大的节省施工通风能耗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通风的风管式自动感知调节风阀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当前,越来越多的山岭隧道、市政隧道和海底隧道朝着长距离、大断面的方向发展,例如青岛胶州湾隧道线路全长7.797千米,在建的g5京昆高速成都至绵阳段扩容项目控制性工程——马鞍山隧道最大开挖断面257.05平方米,另外在建西部正在建设的某条铁路长度超过二十公里的隧道隧道有16座,长度超过三十公里的有6座,面临如果多的超特长隧道,施工通风的问题变得尤为棘手,通常在铁路或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超过5公里的独头通风就变得非常困难,而在该条铁路线路最长独头通风距离达到了7.7公里,针对长大隧道通风问题常常采用独头压入式、风渠式、风渠+风仓式和独头压入式+巷道式等通风方案,在前述方案中为了节省风机能耗,当一台风机供两个掌子面通风时,由于两个掌子面同一时间施工工序并不一致,所以对风量和风压的要求也不一致,此时通过在风管上安装风阀来调节两个工作面的风量和风压,以此达到风量合理调配的目的,目前最长见的风阀有对开式、叶片左右旋转式、叶片上下旋转式、百叶窗式和机械快门式,例如中国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通风的风管式自动感知调节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风阀(1),所述智能风阀(1)两端分别设有法兰接口(3),所述智能风阀(1)通过法兰接口(3)与风管(2)相连接,所述智能风阀(1)包括设备外壳(101),所述设备外壳(101)内设有固定式锥型风筒(6),所述固定式锥型风筒(6)内部锥型端处设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动式锥型风筒(601),所述活动式锥型风筒(601)位于所述固定式锥型风筒(6)内部,所述固定式锥型风筒(6)与活动式锥型风筒(601)的筒壁分别等距设置有多个条形风带(604),所述伺服电机(5)连接有防爆线缆(40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通风的风管式自动感知调节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风阀(1),所述智能风阀(1)两端分别设有法兰接口(3),所述智能风阀(1)通过法兰接口(3)与风管(2)相连接,所述智能风阀(1)包括设备外壳(101),所述设备外壳(101)内设有固定式锥型风筒(6),所述固定式锥型风筒(6)内部锥型端处设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动式锥型风筒(601),所述活动式锥型风筒(601)位于所述固定式锥型风筒(6)内部,所述固定式锥型风筒(6)与活动式锥型风筒(601)的筒壁分别等距设置有多个条形风带(604),所述伺服电机(5)连接有防爆线缆(401),所述防爆线缆(401)末端连接有可编程脉冲发生器(4),所述活动式锥型风筒(601)在伺服电机(5)的转动下与固定式锥型风筒(6)错位移动形成可调风口(6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通风的风管式自动感知调节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101)与所述固定式锥型风筒(6)靠近伺服电机(5)一侧形成的空间为进风口(102),远离伺服电机(5)一侧形成的空间为一侧为出风口(103),所述出风口(103)一侧设备外壳(101)内设有多个风速风压传感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通风的风管式自动感知调节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风压传感器(7)设有四个,在所述设备外壳(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亚斌王帅帅葛国库高轩韩昊阳李龙来显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