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复合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83104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聚醚大单体、还原剂、功能单体、氧化剂、去离子水,于25~45℃下搅拌直至全部溶解,获得反应液A;步骤2、于25~45℃下,向搅拌状态下的反应液A中同时滴加丙烯酸溶液、维生素C水溶液,滴加完成后升温至45~65℃进行保温反应一段时间,用碱性化合物和/或碱性化合物的水溶液调整反应体系至碱性,获得反应液B;步骤3、于0~10℃下向反应液B中加入硝酸钙水溶液、硅酸钠水溶液,搅拌反应30~60min,获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显著提升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掺量低、减水率高、保坍性强,抗泥性能好,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生产周期短,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减水剂,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复合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预制混凝土技术作为实现装配式建筑的重要途径,具有减轻施工污染,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的特点,更能体现出绿色施工的优势,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先进技术的推广,市场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混凝土构件不仅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还要实现行业节能减排的重大目标。这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提出较高的要求,既要加速模板周转加快生产效率又要保证预制混凝土构件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发展。因此,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早期强度成为技术关键。提高构件早强性能的手段有降低水胶比、提高水泥用量或使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掺加早强剂等方法,然而上述方法都不是最理想的,会对混凝土后期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经济性也比较差。因此,在不影响混凝土工作性和后期体积稳定性的前提下开发出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构件早期强度的早强减水剂,成为了现阶段聚羧酸减水剂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2、聚羧酸减水剂作为第三代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与水泥适应性好、分子结构可设计等优点,是目前市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纳米复合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大单体为烷撑烯基聚氧乙烯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大单体、丙烯酸的物质的量比为4.0~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单体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超早强型聚羧酸...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复合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大单体为烷撑烯基聚氧乙烯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大单体、丙烯酸的物质的量比为4.0~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单体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单体与聚醚大单体的质量比为0.2~0.4: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应福崔元超高峰朱维梁朱士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绿色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