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钣金件的冲压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302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钣金件的冲压成型工艺,属于冲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上料,将材料上料至冲压模具内;S2:冲压,上模下压对材料进行冲压;S3:开模,冲压完成后上模上移漏出钣金件;S4:顶出钣金件,下模的底部设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内开设有吹气腔,将吹气机构安装在吹气腔的进气端,吹气腔的出气端与下模的成型腔相通,在上模上移的过程中会带动吹气机构向成型腔内吹入压缩气体使钣金件与成型腔直接形成气体层,然后顶出机构上升将钣金件顶起;S5:取料,将下模上的钣金件取出进行下一次冲压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钣金件在冲压的过程中容易与冲压模具紧密贴合而导致难以将钣金件取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钣金件的冲压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1、在整个汽车的制造过程中,冲压件占整个汽车零部件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由此可见,冲压件在汽车的制造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冲压件具体是指利用冲床或模具等机械装置对板材的等一系列材料施加相应的外力,使这些材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得到各种各样的工件。

2、现有的钣金件冲压多通过上下模对接冲击而成,但上模具反复冲击下,上模具和下模具以及钣金件之间的撞击会产生高温,不仅模具的高温会使使用者触碰后易烫伤使用者,同时模具持续高温工作下,影响模具使用寿命,而且在金属板冲压完成后,需要将钣金件从冲压模具内取出,这个过程中,位于下模具中的顶出机构会将冲压完成的钣金件顶起来脱落下模具,方便对钣金件取出,但是由于冲压后的钣金件与冲压模具紧密贴合,所以钣金件与冲压模具内壁的摩擦力较大,这就使得顶出机构在顶出钣金件时很难从冲压模具内取出,顶出力小了由于钣金件的自重很大以及摩擦力而导致无法将钣金件顶出,而顶出力过大又容易在摩擦力的影响下降钣金件顶弯的情况出现,这就使得在取出钣金件的工作难度大大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钣金件的冲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钣金件的冲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顶面设有导向柱,所述上模与导向柱滑动连接,所述上模的底面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位于导向柱的一侧,所述吹气机构包括往复推拉组件、外壳、涡轮和螺杆,所述外壳安装于吹气腔进气端的外侧,所述外壳的底面和侧面均开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吹气腔相通,所述涡轮转动连接于外壳内,所述螺杆转动连接于外壳的顶面并与涡轮连接,所述往复推拉组件的输出端与螺杆连接,所述往复推拉组件的输入端与推杆的底端连接,所述上模移动带动往复推拉组件使螺杆带动涡轮转动来向吹气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钣金件的冲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钣金件的冲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顶面设有导向柱,所述上模与导向柱滑动连接,所述上模的底面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位于导向柱的一侧,所述吹气机构包括往复推拉组件、外壳、涡轮和螺杆,所述外壳安装于吹气腔进气端的外侧,所述外壳的底面和侧面均开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吹气腔相通,所述涡轮转动连接于外壳内,所述螺杆转动连接于外壳的顶面并与涡轮连接,所述往复推拉组件的输出端与螺杆连接,所述往复推拉组件的输入端与推杆的底端连接,所述上模移动带动往复推拉组件使螺杆带动涡轮转动来向吹气腔内进行吹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钣金件的冲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往复推拉组件包括滑杆、连杆、曲柄和转动轮,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凹槽内,所述滑杆的顶端与推杆连接,底端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曲柄转动连接,所述曲柄转动连接于凹槽一侧壁并与转动轮连接,所述转动轮与螺杆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良苏英豪陈韶光赖军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宇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