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城市溢流污染控制及治理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295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2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溢流污染控制及治理的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通沟污泥降解单元、分流单元和生态净化单元;其中,通沟污泥降解单元设置于管道或箱涵的末端,包括用于超纳米气溶复氧装置、生化培养装置、搅拌装置以及污泥筛分与脱水装置;分流单元包括设置于排口处的分流井;生态净化单元包括生态基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生态基的固定装置。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形成了通沟污泥降解、初雨精准截留和末端的水质生态净化三重控制溢流污染机制,针对性地解决了雨水管道或箱涵积存的通沟污泥以及初雨溢流造成水体污染问题,显著改善水质,提高了整体处理效能,为城市溢流污染控制及治理提供了创新、高效、生态友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溢流污染控制及治理的系统


技术介绍

1、河湖溢流污染,通常是指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当降雨量超过排水系统的设计处理能力时,未经过充分处理的混合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初期雨水)无法完全被污水处理厂接纳,从而通过溢流口直接排放进入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的现象。溢流污染发生的条件通常是降雨期间或之后,特别是在强降雨事件时,排水系统的容量达到极限,无法有效处理和输送所有的污水和雨水混合液。此外,即便在一些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地区,若存在雨污混接问题,即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错误连接,也可能在大雨时导致污水随雨水溢流,形成类似溢流污染的问题。

2、控制和减少溢流污染是水环境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挑战,通常需要通过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雨水管理系统的改造,比如建设更大的蓄水池以存储雨水、增加绿色基础设施来增强雨水渗透和净化能力、实施管道分离改造以及优化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策略等措施来实现。但现行的技术措施普遍存在以下的不足:一是在混错接严重的雨水系统末端设置截流井,当面对瞬时降雨时,往往以防洪排涝为主,无法做到精准截留;二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城市溢流污染控制及治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通沟污泥降解单元、分流单元和生态净化单元;所述通沟污泥降解单元设置于管道或箱涵的末端,包括用于向所述管道或箱涵分别输出富氧水和微生物菌剂的超纳米气溶复氧装置和生化培养装置、用于泥水混合的搅拌装置以及污泥筛分与脱水装置;所述分流单元包括设置于排口处的分流井;所述生态净化单元包括生态基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生态基的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溢流污染控制及治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纳米气溶复氧装置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通过管道与外部纯氧源连通。>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城市溢流污染控制及治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通沟污泥降解单元、分流单元和生态净化单元;所述通沟污泥降解单元设置于管道或箱涵的末端,包括用于向所述管道或箱涵分别输出富氧水和微生物菌剂的超纳米气溶复氧装置和生化培养装置、用于泥水混合的搅拌装置以及污泥筛分与脱水装置;所述分流单元包括设置于排口处的分流井;所述生态净化单元包括生态基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生态基的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溢流污染控制及治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纳米气溶复氧装置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通过管道与外部纯氧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溢流污染控制及治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包括设置于排口末端或河道内的第一进水口和设置于所述管道或箱涵内的第二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溢流污染控制及治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包括设置于排口末端或河道内的第一出水口和设置于所述管道或箱涵内的第二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溢流污染控制及治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为气动搅拌装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显坤闵志成文小兵陈隆刘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祺润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