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服务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在目前的网络架构体系中,服务间的调用是常见的一种场景,它涉及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和协作。服务间调用的超时时长是一个重要的配置,超时时长是指在服务间调用过程中,等待响应的最长时间,通过设置超时时长可以保护服务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2、目前,对于服务间调用的超时时长的设置,通常是根据经验设置,或者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设置。但是,通过上述方式设置的超时时长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合理,比如,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服务间耗时增加进而导致超时,或者多个服务间串行调用导致在请求到达中间链路时已经超时等。在这些情况下服务并不会停止调用下游服务,直至到达超时时长,然而这些情况下的调用是无效调用,从而导致等待时间的浪费,增加服务的无效负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避免无效调用,降低服务的无效负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在本专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务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超时时长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超时时长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被调用服务的历史请求响应时长,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超时时长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调用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超时时长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超时时长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被调用服务的历史请求响应时长,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