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无堵塞超强自吸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270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节能无堵塞超强自吸泵,涉及自吸泵技术领域,包括泵体和轴承体,所述泵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的一侧设置有切割叶轮,所述泵体的一侧设置有真空室,所述真空室的内部设置有真空叶轮,所述轴承体的一侧设置有后轴承压盖。本发明专利技术,泵体上装有切割刀片及切割叶轮在泵轴转动时带动切割叶轮能将进口杂物介质经过切割装置时被打碎,从而解决自吸泵容易堵塞的问题,解决了自吸泵进口有大物料杂质造成泵堵塞的问题,此自吸泵解决如何不加真空泵、控制装置也能短时间将物料介质吸上来,而且自吸高度达到9米多高,此自吸泵不需要加底阀及冲洗水,还解决启泵时机封干磨容易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吸泵,尤其涉及节能无堵塞超强自吸泵


技术介绍

1、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管路不需安装底阀,不需要灌水引流也可以吸上来,不同液体可采用不同材质自吸泵真空室里装有水环真空叶轮跟泵盖和轴承体固定在一起,在泵轴的转动下能在几秒钟将管路的空气介质杂物吸上来再排出,从而解决自吸泵吸程低,容易进空气引起流量损失、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泵体内壁安装有七个刀片及切割叶轮,真空室里装有水环真空叶轮跟泵盖和轴承体固定在一起,在泵轴的转动下能在几秒钟将管路的空气介质杂物吸上来再排出,从而解决自吸泵吸程低、容易堵塞、容易进入空气引起流量损失、效率低。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节能无堵塞超强自吸泵,包括泵体和轴承体,所述泵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的一侧设置有切割叶轮,所述泵体的一侧设置有真空室,所述真空室的内部设置有真空叶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节能无堵塞超强自吸泵,包括泵体(1)和轴承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切割刀片(2),所述切割刀片(2)的一侧设置有切割叶轮(3),所述泵体(1)的一侧设置有真空室(5),所述真空室(5)的内部设置有真空叶轮(4),所述轴承体(12)的一侧设置有后轴承压盖(13),所述轴承体(12)的另一侧设置有前轴承压盖(10),所述前轴承压盖(10)和后轴承压盖(1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杆(6),所述轴杆(6)的外表面设置有轴套(7),所述轴套(7)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油封轴承(11),所述油封轴承(11)的外表面与轴承体(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真空室(5)的内壁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无堵塞超强自吸泵,包括泵体(1)和轴承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切割刀片(2),所述切割刀片(2)的一侧设置有切割叶轮(3),所述泵体(1)的一侧设置有真空室(5),所述真空室(5)的内部设置有真空叶轮(4),所述轴承体(12)的一侧设置有后轴承压盖(13),所述轴承体(12)的另一侧设置有前轴承压盖(10),所述前轴承压盖(10)和后轴承压盖(1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杆(6),所述轴杆(6)的外表面设置有轴套(7),所述轴套(7)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油封轴承(11),所述油封轴承(11)的外表面与轴承体(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真空室(5)的内壁设置有机械密封组件(8),所述机械密封组件(8)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且通孔的一端连通有冷却机构(9),所述真空室(5)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吸管(14),所述吸管(14)的外表面设置阀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无堵塞超强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9)包括有冷却管线(91),所述冷却管线(9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两个连接管(9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无堵塞超强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固定管(93),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基才罗远军罗苗苗张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