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252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8
本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复合电缆,包括电缆外护套,所述电缆外护套内侧设置有内护套,且所述电缆外护套与所述内护套相连接,所述内护套内侧设置有包带层,且所述包带层与所述内护套相连接,所述包带层内侧设置有电绝缘层,且所述电绝缘层与所述包带层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收纳杆、第二收纳杆、中间杆和折叠页,第一收纳杆和第二收纳杆之间的距离通过中间杆进行调节,第一收纳杆和第二收纳杆通过滑动槽和滑块在中间杆的外侧进行滑动从而调节整个杆子的长度,将电缆绕圈之后,将四个第一收纳杆和四个第二收纳杆根据电缆的高度展开至与其匹配的一个环形,然后将固定卡扣卡在电缆上即可将电缆固定,便于电缆的收纳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具体为一种复合电缆


技术介绍

1、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2、目前的电缆收纳是通过绕圈的方式进行收纳,然后使用胶带缠绕绑紧,导致后期电缆使用时胶带不易拆卸,且胶带是一次性的,使用之后就会丢弃,造成污染和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电缆,具备便于将电缆收纳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电缆收纳是通过绕圈的方式进行收纳,然后使用胶带缠绕绑紧,导致后期电缆使用时胶带不易拆卸,且胶带是一次性的,使用之后就会丢弃,造成污染和浪费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电缆,包括电缆外护套,所述电缆外护套内侧设置有内护套,且所述电缆外护套与所述内护套相连接,所述内护套内侧设置有包带层,且所述包带层与所述内护套相连接,所述包带层内侧设置有电绝缘层,且所述电绝缘层与所述包带层相连接,所述电绝缘层内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电缆,包括电缆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外护套(1)内侧设置有内护套(6),且所述电缆外护套(1)与所述内护套(6)相连接,所述内护套(6)内侧设置有包带层(5),且所述包带层(5)与所述内护套(6)相连接,所述包带层(5)内侧设置有电绝缘层(2),且所述电绝缘层(2)与所述包带层(5)相连接,所述电绝缘层(2)内侧设置有屏蔽层(3),且所述屏蔽层(3)与所述屏蔽层(3)相连接,所述屏蔽层(3)内侧设置有电导体(4),且所述电导体(4)与所述屏蔽层(3)相连接,所述电缆外护套(1)外侧设置有固定环(11),且所述固定环(11)与所述电缆外护套(1)相连接,所述固定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电缆,包括电缆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外护套(1)内侧设置有内护套(6),且所述电缆外护套(1)与所述内护套(6)相连接,所述内护套(6)内侧设置有包带层(5),且所述包带层(5)与所述内护套(6)相连接,所述包带层(5)内侧设置有电绝缘层(2),且所述电绝缘层(2)与所述包带层(5)相连接,所述电绝缘层(2)内侧设置有屏蔽层(3),且所述屏蔽层(3)与所述屏蔽层(3)相连接,所述屏蔽层(3)内侧设置有电导体(4),且所述电导体(4)与所述屏蔽层(3)相连接,所述电缆外护套(1)外侧设置有固定环(11),且所述固定环(11)与所述电缆外护套(1)相连接,所述固定环(11)一端设置有折叠页(7),且所述折叠页(7)与所述固定环(11)相连接,所述折叠页(7)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收纳杆(8),且所述折叠页(7)与所述第一收纳杆(8)相连接,所述第一收纳杆(8)内侧设置有中间杆(10),且所述中间杆(10)与所述第一收纳杆(8)相连接,所述中间杆(10)表面设置有滑动槽(13),且所述滑动槽(13)与所述中间杆(10)相连接,所述中间杆(10)外侧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收纳杆(9),且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璇张金利罗六友苏浩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苏缆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