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集流体、极片、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242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7
本技术属于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集流体、极片、电池及用电设备,该复合集流体,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镂空部,沿所述绝缘层的厚度方向,所述镂空部从上至下包括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错开分布且具有第一重叠区域,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通过所述第一重叠区域相互连通,所述镂空部内填充有导电介质,所述第一金属层通过所述导电介质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电连接;有效地将导电介质锁紧在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内,避免了由于复合集流体的曲率变化导致导电介质在直通孔中失去机械支撑而易于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的,具体涉及复合集流体、极片、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大型贮能、电动交通动力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电池的能量密度是评价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决定了电池在相同重量或体积下能够存储的电量,从而影响到电池的续航能力和使用效果。在电池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是使用更高比容量的活性材料,或是尽可能的降低非活性材料的重量。在电池中,活性材料、壳体、箔材和电解液对电池重量的占比较高。

3、目前,为了降低箔材的重量并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复合箔材被广泛采用。复合箔材包括两个金属层以及设置在两个金属层之间的高分子层,为了实现两个金属层之间的导电连接,通常在高分子层上设置直通孔,并在直通孔内填充导电材料。

4、然而,对于卷绕式电芯而言,其极片中的复合箔材在卷绕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曲率。这种曲率变化导致填在直通孔中的导电材料失去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层(13)、第二金属层(14)和绝缘层(11),所述绝缘层(11)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13)和所述第二金属层(14)之间,所述绝缘层(11)上设置有镂空部(111),沿所述绝缘层(11)的厚度方向(k),所述镂空部(111)从上至下包括第一容置腔(1111)和第二容置腔(1112),所述第一容置腔(111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112)错开分布且具有第一重叠区域(1113),所述第一容置腔(111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112)通过所述第一重叠区域(1113)相互连通,所述镂空部(111)内填充有导电介质(12),所述第一金属层(13)通过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层(13)、第二金属层(14)和绝缘层(11),所述绝缘层(11)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13)和所述第二金属层(14)之间,所述绝缘层(11)上设置有镂空部(111),沿所述绝缘层(11)的厚度方向(k),所述镂空部(111)从上至下包括第一容置腔(1111)和第二容置腔(1112),所述第一容置腔(111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112)错开分布且具有第一重叠区域(1113),所述第一容置腔(111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112)通过所述第一重叠区域(1113)相互连通,所述镂空部(111)内填充有导电介质(12),所述第一金属层(13)通过所述导电介质(12)与所述第二金属层(14)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1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112)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第一中心距a,满足关系式:0.2d1≤a≤0.5d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11)的深度b1和绝缘层(11)的厚度t,满足关系式:0.25t≤b1≤0.75t;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11)的深度b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112)的深度b2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11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镂空部(111)阵列排布在所述绝缘层(11)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绝缘层(11)的长度方向(h),位于同一行的所述镂空部(111)的中心轴l3相互平行;和/或,沿所述绝缘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洪将孙瑞龙田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