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组件及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217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4
本技术涉及铰链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门组件及制冷设备,门组件包括第二铰接件和门本体,门本体设置有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第一轴体插设于第一槽体并适于沿第一轨迹运动,第二轴体插设于第二槽体并沿第三轨迹运动,在第一轨迹,第一轴体的中心到前侧面的距离从第一距离增大至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为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7.8mm,第二距离为大于等于8mm且小于等于13mm,在第三轨迹,第二轴体的中心到前侧面的距离从第三距离增大至第四距离,第三距离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7mm,第四距离为大于等于13mm且小于等于18mm。本技术提出的门组件,限定第一轨迹和第三轨迹到前侧面的距离,门封可顺利与箱体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铰链,尤其涉及门组件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1、具有门体和箱体的箱体装置,在门体相对箱体打开时,门体可能会出现超出箱体装置外侧壁的情况,这样会导致门体与箱体装置安装的环境结构发生干涉问题。对于箱体装置采用嵌入式安装的情况而言,超出箱体装置外侧壁的门体部分可能会与墙体、嵌入的橱柜或电气发生干涉,影响门体的开合体验。

2、相关技术中,能够避免门体与与墙体、嵌入的橱柜或电气发生干涉的技术方案中,门体的厚度较大,难以满足需要挂接柜板的嵌入式门的厚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门组件,通过对第一轨迹和第三轨迹到前侧面的距离进行限定,第一轨迹和第三轨迹配合不仅满足开门要求,还可减小门封后移的距离,保证门封可顺利与箱体分离,还能减小门本体的第一侧棱向外移动的距离,避免门本体的第一侧棱与相邻的环境结构发生干涉。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门组件,包括:

4、门本体,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迹与所述第三轨迹均以第一圆心为圆心,所述第一轨迹以第一半径为半径,所述第三轨迹以第二半径为半径,所述第二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径大于等于5mm,所述第二半径大于等于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开角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轨迹的中点,所述第一轴体的中心到所述前侧面的距离大于等于7mm且小于等于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迹与所述第三轨迹均以第一圆心为圆心,所述第一轨迹以第一半径为半径,所述第三轨迹以第二半径为半径,所述第二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径大于等于5mm,所述第二半径大于等于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开角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轨迹的中点,所述第一轴体的中心到所述前侧面的距离大于等于7mm且小于等于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7mm,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等于8mm且小于等于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插设于所述第一槽体并适于在所述第一槽体内沿第二轨迹运动,所述第二轨迹连接在所述第一轨迹的终止端,所述第二轴体插设于所述第二槽体并在所述第二槽体内沿第四轨迹运动,所述第四轨迹连接在所述第三轨迹的终止端,使得所述门本体从第一打开角度运动到第二打开角度,在沿所述第二轨迹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轴体的中心到所述前侧面的距离从第二距离减小至第五距离,所述第五距离为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13mm,在沿所述第四轨迹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轴体的中心到所述前侧面的距离从第四距离增大至第六距离,所述第六距离大于等于18mm且小于等于23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大磊谭敏威余道军黄佳庆孙文武陈墩赵志良王信锟杨扬孙豪杰刘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