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1、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空调分为壁挂式空调和柜式空调。其中,空调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安装在室内侧,而室外机安装在室外侧。现有技术中的室内机安装其安装方式不同,分为立式室内机、壁挂式室内机和空调室内机。其中,空调室内机因其占用室内有效空间较小,被广泛的推广使用。常规技术中所述的空调室内机(通常称之为风管机),一般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风机、换热器、接水盘和排水泵等部件。
2、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外壳多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依次连接组装,需要大量的人力,大大降低了外壳的组装效率,提高了外壳组装的人工成本。
3、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外壳的组装可采用自动化设备,降低组装人工成本,提高组装效率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实现其外壳自动化组装并提高组装效率。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 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盖板、至少一个围板和至少一个支撑板,所述围板沿所述盖板的周向设置,所述盖板与所述围板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支撑板用于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多个子安装腔;所述盖板、至少一个所述围板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板被配置为采用自动连接设备连接;
5、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被配置成对流经的气流换热;
6、风机,所述风机用于驱动气流在所述壳体内部流动,进而用于驱动外界空气进入至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换热器换热,换热后的气体输出至所述壳体外;
7、其中,所述风机与所述换热器分散安装在多个所述子安装腔内。
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9、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盖板、至少一个围板和至少一个支撑板,所述围板沿所述盖板的周向设置,所述盖板与所述围板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支撑板用于所述安装腔的支撑、分隔;所述安装腔由多个子安装腔拼接形成;所述盖板、至少一个所述围板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板被配置为采用自动连接设备连接;
10、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被配置成对流经的气流换热;
11、风机,所述风机用于驱动气流在所述壳体内部流动,进而用于驱动外界空气进入至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换热器换热,换热后的气体输出至所述壳体外;
12、其中,所述风机与所述换热器分散安装在多个所述子安装腔内。
13、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围板卡接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围板的预定位;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围板卡接的状态下,所述盖板与所述围板铆接;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撑板卡接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撑板的预定位,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撑板卡接的状态下,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撑板铆接。
14、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折弯形成u型折弯板;所述u型折弯板的两个未封闭侧端分别形成有进风侧端和出风侧端;所述进风侧端、所述出风侧端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子安装腔连通;与所述进风侧端连通的所述子安装腔定义为进风安装腔,与所述出风侧端连通的所述子安装腔定义为出风安装腔,所述进风安装腔与所述出风安装腔连通。
15、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沿所述盖板的周向边缘形成第一翻边结构;在所述围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翻边结构相抵靠处铆接。
16、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两侧端均形成有第二翻边结构,两个所述第二翻边结构分别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弯折形成;两个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与所述u型折弯板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封闭侧端相抵靠处铆接;所述支撑板的上侧端与所述盖板相邻处形成有第三翻边结构,所述第三翻边结构与所述盖板相抵靠处铆接。
17、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上形成有第二卡接配合部,所述盖板上与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位置对应处形成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卡接;所述第三翻边结构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盖板上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位置对应处形成有第一定位配合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配合部定位配合。
18、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围板包括法兰板,所述法兰板连接在所述u型折弯板的所述出风侧端,所述法兰板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安装腔连通;所述法兰板的一侧端延伸形成有第二铆接部,所述法兰板的另一侧端延伸形成有第四翻边结构;所述u型折弯板的封闭端处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上与所述第二铆接部位置对应处定义为第一铆接部;所述第一铆接部与所述第二铆接部相抵靠的状态下铆接;所述u型折弯板的封闭侧端上与所述第四翻边结构位置对应处形成有第三铆接部,所述第三铆接部与所述第四翻边结构相抵靠的状态下铆接;所述第二铆接部上形成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铆接部上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位置对应处形成有第一卡接配合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卡接。
19、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法兰板的上侧端上与所述第一翻边结构相邻处形成有第四铆接部,所述第一翻边结构上与所述第四铆接部位置对应处形成第五铆接部,所述第四铆接部与所述第五铆接部铆接;在所述法兰板的上侧端延伸设置有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五铆接部上形成有第三卡接配合部,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配合部卡接;所述第四铆接部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三卡接部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配合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配合部配合。
20、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围板包括电器盒安装板,所述电器盒安装板的一侧端形成有第五翻边结构,所述第五翻边结构与所述支撑板相抵靠;所述第五翻边结构上形成有第四卡接配合部,所述支撑板上与所述第四卡接配合部位置相对应处形成有第四卡接部,所述第四卡接配合部与所述第四卡接部卡接;所述电器盒安装板的上侧端形成有第六翻边结构,所述第六翻边结构与所述盖板相抵靠;所述盖板与所述第六翻边结构对应处定义为第五铆接部;所述第五铆接部与所述第六翻边结构铆接;所述第六翻边结构上形成有第三定位配合部,所述盖板上形成有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三定位配合部定位配合。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2、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一般由盖板、至少一个围板和至少一个支撑板围设形成,至少一个围板沿盖板的周向设置,从而围设形成安装腔,至少一个支撑板将安装腔分隔成为多个子安装腔,盖板、至少一个围板与至少一个支撑板之间采用铆接的方式连接,铆接可以采用自动化设备,代替现有的采用人工的方式的螺栓连接,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壳体的组装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围板包括电器盒安装板,所述电器盒安装板的一侧端形成有第五翻边结构,所述第五翻边结构与所述支撑板相抵靠;所述第五翻边结构上形成有第四卡接配合部,所述支撑板上与所述第四卡接配合部位置相对应处形成有第四卡接部,所述第四卡接配合部与所述第四卡接部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标,张荣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