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状绝缘材料沿面闪络击穿电压测试夹具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199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片状绝缘材料沿面闪络击穿电压测试夹具及装置,属于闪络击穿电压测试夹具及其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基于杠杆平衡原理的同时,在多个连接处使用推力球轴承,保证电极可以根据受压情况进行自适应调节,使两个电极的界面压力始终保持一致,既能保证单个电极能最大程度地贴合试样表面,又能保证两个电极同时分摊同样大小的压力,提高了测试过程条件控制的一致性,保证了不同实验者测试结果的可对比性。此外,避免了待测试样品由于厚度不均匀或者表面粗糙度较大等问题,导致的电极与试样之间存有间隙,两个电极的受压情况难以保持一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片状绝缘材料沿面闪络击穿电压测试夹具及装置,属于闪络击穿电压测试夹具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1、高压绝缘材料是指在高压电力设备和系统中用于绝缘保护的材料。随着高压输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压绝缘材料的耐电压性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结构复杂的绝缘设备中,如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复合绝缘子、盆式绝缘子等,通常存在多处气体和固体的交界面,其交界面的沿面闪络击穿电压通常比纯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低得多,所以更容易产生局部放电,进而导致电力设备的严重损坏。因此,气-固交界面是此类绝缘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沿面闪络击穿电压是提高高电压电力设备工作可靠性的关键。

2、在气-固界面沿面闪络的实验研究中,有许多可供选择的电极种类,比如针-针电极、针-板电极、板-板电极、指形电极等,这其中指形电极具有易于测量不同材料、厚度、大小样品的优点,适合在气体环境下进行沿面闪络实验。然而,现有的测量沿面闪络击穿电压的指形电极装置仍存在很多问题:①难以实时监测电极与材料界面的接触压力;②难以精准控制电极与材料之间接触压力;③无法保证高压极和接地极两个电极与材料界面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状绝缘材料沿面闪络击穿电压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框架、压力感应系统、平衡系统(4)、指形电极(5)和升降平台(6);所述框架固定于底座(1)上,其由上横梁(2-1)、下横梁(2-2)以及连接在上横梁(2-1)与下横梁(2-2)两端的立柱(2-3)组成;所述压力感应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3-1)和受力块(3-2),压力传感器(3-1)与上横梁(2-1)固连,受力块(3-2)两侧通过连杆结构与上横梁(2-1)铰接,受力块(3-2)的下方通过万向节(3-3)与平衡系统(4)的上端连接;平衡系统(4)的下端通过金属块(9)与指形电极(5)连接;升降平台(6)通过丝杠(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绝缘材料沿面闪络击穿电压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框架、压力感应系统、平衡系统(4)、指形电极(5)和升降平台(6);所述框架固定于底座(1)上,其由上横梁(2-1)、下横梁(2-2)以及连接在上横梁(2-1)与下横梁(2-2)两端的立柱(2-3)组成;所述压力感应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3-1)和受力块(3-2),压力传感器(3-1)与上横梁(2-1)固连,受力块(3-2)两侧通过连杆结构与上横梁(2-1)铰接,受力块(3-2)的下方通过万向节(3-3)与平衡系统(4)的上端连接;平衡系统(4)的下端通过金属块(9)与指形电极(5)连接;升降平台(6)通过丝杠(7)与下横梁(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绝缘材料沿面闪络击穿电压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压力传感器(3-1)为平面膜盒式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上横梁(2-1)上,且受力面位于上横梁(2-1)的下方;受力块(3-2)是上表面为弧形凸面状的圆柱体,万向节(3-3)的一端固定在受力块(3-2)的下表面;受力块(3-2)的柱体两侧对称设置安装支座,安装支座通过与由多个连杆铰接而成的连杆结构铰接悬挂在上横梁(2-1)上,并位于压力传感器(3-1)受力面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绝缘材料沿面闪络击穿电压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平衡系统(4)包括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的上基座(4-1)、下基座(4-2)以及通过推力球轴承(4-4)连接在上基座(4-1)、下基座(4-2)同侧两端的四根支撑杆(4-3);位于上基座(4-1)和下基座(4-2)不同侧、且位置相对的两根支撑杆(4-3)之间安装金属块(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片状绝缘材料沿面闪络击穿电压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上基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阳王庆利金永兴谭汝淮纪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