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操作的矿热炉用烧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182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1
本技术涉及便于操作的矿热炉用烧穿器,其包括竖直支架和水平梁,水平梁靠近中部的位置通过铰接架与竖直支架的顶端铰接,水平梁的前端设置有碳棒,水平梁上设置有与碳棒连接的导电铜排;水平梁的后端设置有操作梁,水平梁和操作梁之间设置有过渡梁,过渡梁的两端通过绝缘板分别与水平梁、操作梁连接;竖直支架的底端连接有车架,车架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车轮;过渡梁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配重箱和第二配重箱,第一配重箱通过连接件与过渡梁可拆卸连接,第二配重箱位于第一配重箱的下方并通过链条与第一配重箱连接,第二配重箱的底面与车架的顶面抵接。本申请能够降低工作人员对烧穿器的操作难度,便于控制烧穿器前后端的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烧穿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便于操作的矿热炉用烧穿器


技术介绍

1、矿热炉又称电弧炉,主要用于还原冶炼矿石。电石在出炉时,需要先使用烧穿器烧穿炉眼。烧穿器一端夹持住烧穿碳棒电极,另一端为烧穿器操作扶手。烧穿炉眼时,工作人员在出炉平台上手持烧穿器的操作扶手,沿着轨道推动烧穿器使烧穿碳棒电极接触炉眼,烧穿碳棒电极和预埋在电炉炉底碳砖内的烧穿地线形成回路产生电弧,即可烧穿炉眼。

2、在推进烧穿器的过程中,烧穿器的质量很重、烧穿器整体长度很长,且烧穿器设有碳棒一端的重量重于另一端,工作人员不仅难以推动烧穿器,还难以控制烧穿器前后端的平衡,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在烧穿器的碳棒与炉眼接触时也并不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便于操作的矿热炉用烧穿器。

2、本申请提供的便于操作的矿热炉用烧穿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便于操作的矿热炉用烧穿器,包括竖直支架和水平梁,所述水平梁靠近中部的位置通过铰接架与竖直支架的顶端铰接,所述水平梁的前端设置有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操作的矿热炉用烧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支架(1)和水平梁(2),所述水平梁(2)靠近中部的位置通过铰接架(21)与竖直支架(1)的顶端铰接,所述水平梁(2)的前端设置有碳棒(3),所述水平梁(2)上设置有与碳棒(3)连接的导电铜排(31);所述水平梁(2)的后端设置有操作梁(5),所述水平梁(2)和操作梁(5)之间设置有过渡梁(4),所述过渡梁(4)的两端通过绝缘板(41)分别与水平梁(2)、操作梁(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操作的矿热炉用烧穿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水平梁(2)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链条(9)处于松弛状态,当所述水平梁(2)设有碳棒(3...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操作的矿热炉用烧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支架(1)和水平梁(2),所述水平梁(2)靠近中部的位置通过铰接架(21)与竖直支架(1)的顶端铰接,所述水平梁(2)的前端设置有碳棒(3),所述水平梁(2)上设置有与碳棒(3)连接的导电铜排(31);所述水平梁(2)的后端设置有操作梁(5),所述水平梁(2)和操作梁(5)之间设置有过渡梁(4),所述过渡梁(4)的两端通过绝缘板(41)分别与水平梁(2)、操作梁(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操作的矿热炉用烧穿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水平梁(2)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链条(9)处于松弛状态,当所述水平梁(2)设有碳棒(3)的一端向下转动至10°时,所述链条(9)处于张紧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操作的矿热炉用烧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梁(4)的底面上连接有安装板(42),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杆(71),所述连接杆(71)的底端与第一配重箱(7)固定,所述连接杆(71)的顶端通过螺栓与安装板(4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操作的矿热炉用烧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箱(7)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吊环(72),所述第二配重箱(8)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吊环(81),所述链条(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保险扣(91)和第二保险扣(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云云史卫忠朱峰陈绍玉李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积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