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165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0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术中需要多道手术次序并且操作繁琐而风险极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操纵杆和可转动的刀座,操纵杆的顶部具有伸出壳体且设置有电源插头的手柄部,操纵杆的底部设置有主动锥齿轮,刀座的一端通过阻尼转轴与壳体相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刀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位于壳体底端外侧的射频刀头一和呈长条状且位于壳体内的钩取件,钩取件上设置有射频刀头二,射频刀头一和射频刀头二分别与手柄部上的电源插头电性连接,且钩取件能随刀座转动至位于所述壳体底端的外侧并锁定。具有提供一种多用途外科手术用器械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


技术介绍

1、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髓核通过破裂的纤维环向外突出。椎间盘是位于人体脊柱两椎体之间,椎间盘的中央部分是胶冻状髓核,周围部分为有弹性的纤维环,椎间盘的上下方在儿童时期为透明软骨板,成人时期为终板;椎间盘前方与侧方纤维环较厚且坚韧,与前纵韧带紧密附着,后方纤维环较薄,与后纵韧带疏松相连,软骨版的一面与纤维环紧密连接,另一面连接椎体,具有从上下方固护髓核的作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像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造成椎间盘突出症。

2、目前,颈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两种最常见的椎间盘疾病,多数病人虽然可以在早期选择非手术疗法使症状缓解,但是非手术疗法的保守治疗无法根治椎间盘疾病,因此仍有不少患者最终还是选择采用手术治疗以根治椎间盘疾病,在手术时,需要先使用钩针等将黄韧带(或后纵韧带)与硬脊膜分离开,然后再使用手术刀切除黄韧带(或后纵韧带)以显露硬脊膜及其外侧的神经根,操作时刀尖应保持在视野内,不超过黄韧带(或后纵韧带)内面,刃面始终向上,细致切割,以免损伤黄韧带前面的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操纵杆(2)和可转动的刀座(3),所述操纵杆(2)的顶部具有伸出壳体(1)且设置有电源插头(4)的手柄部(2a),所述操纵杆(2)的底部设置有主动锥齿轮(5),所述刀座(3)的一端通过阻尼转轴(6)与壳体(1)相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与主动锥齿轮(5)啮合的从动锥齿轮(7),所述刀座(3)的侧壁上设置有位于壳体(1)底端外侧的射频刀头一(8)和呈长条状且位于壳体(1)内的钩取件(9),钩取件(9)上设置有射频刀头二(10),所述射频刀头一(8)和射频刀头二(10)分别与手柄部(2a)上的电源插头(4)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操纵杆(2)和可转动的刀座(3),所述操纵杆(2)的顶部具有伸出壳体(1)且设置有电源插头(4)的手柄部(2a),所述操纵杆(2)的底部设置有主动锥齿轮(5),所述刀座(3)的一端通过阻尼转轴(6)与壳体(1)相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与主动锥齿轮(5)啮合的从动锥齿轮(7),所述刀座(3)的侧壁上设置有位于壳体(1)底端外侧的射频刀头一(8)和呈长条状且位于壳体(1)内的钩取件(9),钩取件(9)上设置有射频刀头二(10),所述射频刀头一(8)和射频刀头二(10)分别与手柄部(2a)上的电源插头(4)电性连接,且所述钩取件(9)能随刀座(3)转动至位于所述壳体(1)底端的外侧并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取件(9)包括呈柱状的钩取部(9a)和呈球状的限位部(9b),所述钩取部(9a)一体成型于刀座(3)上,所述限位部(9b)位于钩取部(9a)远离刀座(3)的端部上,所述射频刀头二(10)设置在钩取部(9a)面向刀座(3)的侧壁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少华胡凤丹洪盾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