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管喷标设备的,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并联式对钢管外表面进行喷标的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无缝钢管的生产领域,为了便于钢管的产品溯源,通常需要在精整车间对钢管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进行喷标,喷标的内容通常包括厂标、标准、规格、钢级、等级、炉号、批号、管号、长度和重量等基本参数;然而,国内多数企业仍采用人工模板喷标或手持喷标机来完成,这两种方式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喷印效果也不美观,无法匹配批量化的生产节奏;虽然一些大型钢管企业采用了自动喷标装置,但这些自动喷标装置只能对单根钢管进行喷标,不能同时对两根钢管进行喷标。
2、例如:专利文献cn105365406 a公开一种钢管的自动喷标装置,其主要包括基座、龙门架、立柱、横梁、电机、风机、风管、布风器、悬臂、横杆、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气缸、喷标头、控制器、支架、辊子运输机和支撑架,由于设置了位置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因此,该装置能准确控制喷标位置,并能对钢管的外部和内部进行喷标,但该装置不能同时对两根钢管进行喷标。专利文献cn 213565048 u公开一种用于热镀锌钢管生产线上的喷标打字装置,其主要包括传送台、皮带、粘式管线夹、电机、支架、光电感应器、主机、打印喷头和海绵胶,由于传送台联合使用了带式输送设备和粘式管线夹,因此,该装置能够很好地定位钢管,适用于生产线上钢管的喷标打字,但该装置不能同时对两根钢管进行喷标。专利文献cn218197576 u公开一种用于热镀锌钢管生产线上的喷标打字装置,其主要包括操作台、电机、转动块、轨道、撑紧块、凸块、双向螺纹杆、旋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并联式对钢管外表面进行喷标的装置,本技术基于对称结构进行设计,第三支架的使用能实现第七支架的相对设置;第六支架和第二滚动轴承的联合使用能实现在车轮和车轴沿第七支架进行滚动的同时、第六支架能进行水平移动;螺钉的使用既能实现第一支架、第五支架和第六支架的联动,又能实现支板和第四支架的联动;第一支架、第四支架和第一滚动轴承的联合使用能实现第二支架的摆动;支板和第四支架的联合使用能实现喷标机的定位,两个喷标机的使用能实现对两根钢管两个部位的外表面同时进行喷标,因此,本技术装置的工作效率相对较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并联式对钢管外表面进行喷标的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架、四个第二支架、四个第三支架、四个第四支架、两个第五支架、两个第六支架、两个第七支架、四块支板、四个车轮、一块底板、两个喷标机、两根车轴、四十八根螺钉、十六个第一滚动轴承、四个第二滚动轴承、十六根螺杆和十六个螺母;
4、所述第一支架由一个第一本体和四个第一凸台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一凸台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四个所述第一凸台同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本体对称开设有两组、共八个圆柱体状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螺钉;所述第一凸台的左端面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第一凹槽的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轴承段;
5、所述第二支架由两个第二本体、一个第二凸台和四个第一轴承段连接组成,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二凸台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二凸台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本体之间,四个所述第一轴承段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本体的左右四个端面;所述第一轴承段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所述第一滚动轴承;
6、所述第三支架由一个第三本体、一个第三凸台和一个第四凸台连接组成,所述第三本体、所述第三凸台和所述第四凸台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三凸台位于所述第三本体的上端面,所述第四凸台位于所述第三凸台的上端面;所述第三本体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所述第四凸台的左端面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七支架;
7、所述第四支架由一个第四本体、两个第五凸台和两个第六凸台连接组成,所述第四本体、所述第五凸台和所述第六凸台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两个所述第五凸台同时位于所述第四本体的上端面,两个所述第六凸台同时位于所述第四本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五凸台的左端面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第三凹槽的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轴承段;所述第六凸台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之内拧接有所述螺钉;
8、所述第五支架由一个第五本体、两个第七凸台和两个第八凸台连接组成,所述第五本体、所述第七凸台和所述第八凸台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两个所述第七凸台同时位于所述第五本体的上端面,两个所述第八凸台同时位于所述第五本体的下端面;两个所述第七凸台之间可以构成一条长方体状的通槽,所述通槽之内穿设有所述第六支架的第六本体;所述第七凸台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七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螺钉;所述第八凸台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之内拧接有所述螺钉;
9、所述第六支架由一个第六本体和两个第九凸台连接组成,所述第六本体和所述第九凸台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两个所述第九凸台分别位于所述第六本体的左右两个端面;所述第六本体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之内拧接有所述螺钉;所述第九凸台的后端面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四凹槽的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八通孔,所述第八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车轴的第二轴承段;
10、所述第七支架由一个第八本体、一个第十一凸台和一个第十二凸台连接组成,所述第八本体、所述第十一凸台和所述第十二凸台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十一凸台位于所述第八本体的上端面,所述第十二凸台位于所述第十一凸台的上端面;
11、所述支板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支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长方体状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喷标机的第十三凸台;所述支板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螺钉;
12、所述车轮由同轴的一个第七本体和一个第十凸台连接组成,所述第七本体和所述第十凸台均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十凸台位于所述第七本体的后端面;所述第十凸台的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九通孔,所述第九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车轴的连接段,所述第九通孔同时贯穿于所述第七本体;
13、所述底板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底板对称开设有四组、共十六个圆柱体状的第十通孔,所述第十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并联式对钢管外表面进行喷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并联式对钢管外表面进行喷标的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架(1)、四个第二支架(2)、四个第三支架(4)、四个第四支架(5)、两个第五支架(6)、两个第六支架(7)、两个第七支架(9)、四块支板(3)、四个车轮(8)、一块底板(10)、两个喷标机(11)、两根车轴(12)、四十八根螺钉(13)、十六个第一滚动轴承(a14)、四个第二滚动轴承(b14)、十六根螺杆(15)和十六个螺母(16),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并联式对钢管外表面进行喷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5)的螺纹端拧接有所述螺母(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并联式对钢管外表面进行喷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13)、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4)、所述第二滚动轴承(b14)、所述螺杆(15)和所述螺母(16)均为标准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并联式对钢管外表面进行喷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并联式对钢管外表面进行喷标的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架(1)、四个第二支架(2)、四个第三支架(4)、四个第四支架(5)、两个第五支架(6)、两个第六支架(7)、两个第七支架(9)、四块支板(3)、四个车轮(8)、一块底板(10)、两个喷标机(11)、两根车轴(12)、四十八根螺钉(13)、十六个第一滚动轴承(a14)、四个第二滚动轴承(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小冬,樊俊杰,王增海,尹贵乐,白云龙,米永峰,吕刚,张海燕,商琨,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