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物更新改造的劲性梁柱节点施工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438150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既有建筑物更新改造的劲性梁柱节点施工方法及结构,劲性柱为既有结构、钢梁为新建结构,既有劲性柱的外部为带有钢筋的外包混凝土、内部为型钢柱,新建钢梁端部的上下侧预设有连接板、腹板处设有预留孔;新建钢梁焊接在型钢柱上且二者的下侧阴角处焊接加强板,新建钢梁宽度范围内保留的柱纵筋与所在侧连接板搭接焊接、新建钢梁宽度范围外上下侧保留的柱纵筋之间通过新增钢筋搭接焊接、新建钢梁高度范围内左右侧保留的柱箍筋之间通过穿过对应预留孔的新增钢筋搭接焊接,梁端主筋穿过对应预留孔,既有劲性柱凿除区域由灌浆料填充。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避免破环既有劲性柱而产生安全风险,还能将既有劲性柱和新建钢梁可靠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更新改造,具体涉及一种既有建筑物更新改造的劲性梁柱节点施工方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导致城市可用空间逐渐不足。许多城市的旧、老城区由于建成年代较久,基础设施相对陈旧,也迫切需要更新和改造。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建筑质量、增加公共空间,以及优化交通和环境等举措,可以增加城市可用空间,也能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2、在建筑更新改造的过程中,新建结构与既有结构的接驳是难点,尤其是梁柱节点,既要确保既有结构安全、稳定上,又要保证新旧结构连接的牢固可靠,同时,还要营造美化城市的需求,带来视觉上观感佳的效果,才能最终达到新旧结构协同工作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建筑物更新改造的劲性梁柱节点施工方法及结构,既能避免破环既有劲性柱而产生安全风险,还能将既有劲性柱和新建钢梁可靠结合,具有值得推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既有建筑物更新改造的劲性梁柱节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建筑物更新改造的劲性梁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劲性柱为既有结构、钢梁为新建结构,施工时采用以下步骤:S1)在与既有劲性柱相连的既有结构梁下方设置梁底临时支撑,以保证施工期间安全;S2)凿除既有劲性柱外部的外包混凝土,凿除区域为新建钢梁所在侧新建钢梁上下一定高度范围内,直至裸露出既有劲性柱内部的型钢柱;S3)割除既有劲性柱裸露区域内的部分钢筋,以避免其干涉后续新建钢梁与型钢柱焊接;S4)清除干净型钢柱焊接面的混凝土残渣,并除锈至表面露出金属光泽;S5)将新建钢梁焊接在型钢柱上,并在二者的下侧阴角处焊接加强板以增强稳固性,新建钢梁端部的上下侧预设有连接板、腹板处设有预留孔;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物更新改造的劲性梁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劲性柱为既有结构、钢梁为新建结构,施工时采用以下步骤:s1)在与既有劲性柱相连的既有结构梁下方设置梁底临时支撑,以保证施工期间安全;s2)凿除既有劲性柱外部的外包混凝土,凿除区域为新建钢梁所在侧新建钢梁上下一定高度范围内,直至裸露出既有劲性柱内部的型钢柱;s3)割除既有劲性柱裸露区域内的部分钢筋,以避免其干涉后续新建钢梁与型钢柱焊接;s4)清除干净型钢柱焊接面的混凝土残渣,并除锈至表面露出金属光泽;s5)将新建钢梁焊接在型钢柱上,并在二者的下侧阴角处焊接加强板以增强稳固性,新建钢梁端部的上下侧预设有连接板、腹板处设有预留孔;s6)将新建钢梁宽度范围内保留的柱纵筋与所在侧连接板搭接焊接、新建钢梁宽度范围外上下侧保留的柱纵筋之间通过新增钢筋搭接焊接、新建钢梁高度范围内左右侧保留的柱箍筋之间通过穿过对应预留孔的新增钢筋搭接焊接,以恢复割除区域钢筋的连接,并让梁端主筋穿过对应预留孔;s7)采用灌浆料填充凿除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物更新改造的劲性梁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留孔的位置根据新建钢梁的安装位置以及柱箍筋和梁端主筋与新建钢梁的位置关系确定,预留孔的直径大于对应钢筋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物更新改造的劲性梁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板的位置根据柱纵筋与新建钢梁的位置关系确定,连接板沿新建钢梁宽度方向同宽布置,连接板厚度取柱纵筋直径,连接板高度能满足与新增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连接板与新建钢梁采用双面坡口部分熔透焊的焊接形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物更新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林陈先明郑大明陈佳伟郭恒周义强王云辉孙玉叶彭涛周立黎王俊杰汪龙龙周玄普伞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