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混合,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高效混合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纳米复合材料是以树脂、橡胶、陶瓷和金属等基体为连续相,以纳米尺寸的金属、半导体、刚性粒子和其他无机粒子、纤维、纳米碳管等改性剂为分散相,通过适当的制备方法将改性剂均匀性地分散于基体材料中,形成一相含有纳米尺寸材料的复合体系,这一体系材料称之为纳米复合材料。
2、目前,现有的复合材料在混合制备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与压强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纳米复合材料混合质量无法达到规定的指标要求;其次,由于在混合材料的时候,部分填料容易出现相互凝结的状况,导致材料无法充分均匀混合,从而降低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材料高效混合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实时监测混合容器中的温度与压强,并且利用超声技术进行混合,解决了纳米复合材料成品率及其质量的问题。
2、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纳米复合材料高效混合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复合材料高效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罐(100),所述混合罐(100)的外壁两侧分别设有投料组件(200),所述混合罐(100)的顶端安装有搅拌机构(400),所述搅拌机构(400)位于两个所述投料组件(200)之间,所述混合罐(100)的外壁顶端设有加压机构(500),所述混合罐(100)的内壁设有加热机构(700),所述加热机构(700)与所述搅拌机构(400)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混合罐(100)的底端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101)和振荡器(102),所述混合罐(100)的底端连通有排料阀(800),且所述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复合材料高效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罐(100),所述混合罐(100)的外壁两侧分别设有投料组件(200),所述混合罐(100)的顶端安装有搅拌机构(400),所述搅拌机构(400)位于两个所述投料组件(200)之间,所述混合罐(100)的外壁顶端设有加压机构(500),所述混合罐(100)的内壁设有加热机构(700),所述加热机构(700)与所述搅拌机构(400)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混合罐(100)的底端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101)和振荡器(102),所述混合罐(100)的底端连通有排料阀(800),且所述排料阀(800)位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01)和振荡器(102)之间,所述混合罐(100)的外壁嵌设安装有触控检测面板(300),所述触控检测面板(300)的检测端延伸至所述混合罐(100)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高效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组件(200)包括入料斗(2001)、斗盖(2002)和锁紧旋钮(2003),两个所述入料斗(2001)分别连通在混合罐(100)的外壁,所述入料斗(2001)的顶端铰接斗盖(2002),所述入料斗(2001)与斗盖(2002)的连接处螺纹连接锁紧旋钮(2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高效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400)包括密封盖(4001)、低速电机(4002)、主轴(4003)、三角板(4004)、若干搅拌轴(4005)和若干过孔(4006),所述密封盖(4001)的底端转动连接主轴(4003),所述主轴(4003)的外壁连接若干所述搅拌轴(4005)。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丽雯,莫家欢,邓景峰,岑小琴,陈芳,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