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感器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感绕线机。
技术介绍
1、电感器包括骨架以及绕制于其表面的绕组线圈,在绕线时,传统的方式为人工绕线,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可自动绕线的设备,生产时,由机器夹持骨架,由放线机构在骨架外侧放线并绕圈即可。但现时的机器仅可针对体积较大的电感器进行绕线生产,对于体积较为微小的电感器则难以进行上料、抓取定位等操作,无法实现自动绕线生产,因此,亟需一种可对电感器自动绕线生产的设备,尤其适用于微型电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绕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电感绕线机,包括:振动盘,其出料端连接有直振导槽,所述直振导槽远离所述振动盘的一端设置有可遮挡可打开所述直振导槽端部的挡料块;工件定位机构,具有可转动的开合夹,所述开合夹形成有朝上设置并可开合的夹料槽;转移机构,具有可在所述挡料块与所述工件
...【技术保护点】
1.电感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800)还包括加高架(821)、压料升降驱动与压料升降板(822),所述加高架(821)连接于所述上料平移座(813)顶侧并向所述开合夹的方向延伸,所述压料升降驱动设置于所述加高架(821)上,所述压料升降驱动传动连接所述压料升降板(822),所述压料升降驱动可带动所述压料升降板(822)上下活动,所述压块(823)设置于所述压料升降板(8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升降板(822)上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感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800)还包括加高架(821)、压料升降驱动与压料升降板(822),所述加高架(821)连接于所述上料平移座(813)顶侧并向所述开合夹的方向延伸,所述压料升降驱动设置于所述加高架(821)上,所述压料升降驱动传动连接所述压料升降板(822),所述压料升降驱动可带动所述压料升降板(822)上下活动,所述压块(823)设置于所述压料升降板(8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升降板(822)上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块(824),所述压块(823)连接于所述滑块(824)底侧,所述滑块(824)与所述压料升降板(822)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825),所述缓冲弹簧(825)具有将所述滑块(824)向下拉至行程底端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900)包括下料架(910)、下料平移驱动(920)、下料平移座(930)、下料升降驱动(940)、下料升降架(950)、下料旋转驱动(960)、下料转板(970)、下料直线驱动与滑座(980),所述下料平移驱动(920)设置于所述下料架(910)上,所述下料平移驱动(920)传动连接所述下料平移座(930),所述下料平移驱动(920)可带动所述下料平移座(930)前后活动,所述下料升降驱动(940)设置于所述下料平移座(930)上,所述下料升降驱动(940)传动连接所述下料升降架(950),所述下料升降驱动(940)可带动所述下料升降架(950)上下活动,所述下料旋转驱动(960)设置于所述下料升降架(950)上,所述下料旋转驱动(960)传动连接所述下料转板(970),所述下料旋转驱动(960)可带动所述下料转板(970)沿前后方向的轴线转动,所述下料直线驱动设置于所述下料转板(970)上,所述下料直线驱动传动连接所述滑座(980),所述下料直线驱动可带动所述滑座(980)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料转板(970),所述下料吸咀(990)连接于所述滑座(9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定位机构(100)包括转台(110)与夹持单元(120),所述转台(110)可沿上下方向的轴线转动,所述夹持单元(120)包括索咀座(121),所述索咀座(121)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庙王,袁达,罗俊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昭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