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氢用一体化极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112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26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氢用一体化极板,包括极板板体、多孔传输层和微孔层;所述极板板体的一端设置有水出口,另一端设置有水入口;在所述极板板体的一侧面上,所述水出口与所述水入口之间设置有流道区;所述流道区包括数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流道槽,相邻两根所述流道槽之间设置有流道脊;所述多孔传输层与所述流道区抵接设置,且所述多孔传输层分别与每根所述流道槽、每根所述流道脊一体化设置;所述微孔层设置于所述多孔传输层远离所述流道脊的侧面上,且所述微孔层与所述多孔传输层一体化设置。本申请还提供所述制氢用一体化极板的制备方法。通过本申请,可大幅度降低极板与多孔传输层之间的界面电阻,并且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具有更高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制氢用一体化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氢气是一种优质、清洁的二次能源载体,在应用端推广氢气的使用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氢气不仅可以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绿色燃料,在冶金、石油化工、绿色甲醇和绿氨合成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氢气的制备可以水为原料、通过电解水制备氢气,同时结合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解决弃风弃光的消纳问题,大幅度提升风电和光伏(即间歇性、波动性能源)的利用率。

2、电解水制氢是指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通过电化学过程,在阳极发生析氧反应产生氧气,在阴极发生析氢反应产生氢气。当前市场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主要分为四类:碱水电解(alk)、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固体氧化物电解水(soec)和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aem),其中,碱水电解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均已经实现商业化,aem和soec尚处于初期示范阶段。

3、pem制氢装置可在波动电源下工作,适应性高,集成度高,运维成本低,同时,出氢压力可达3mpa以上,且纯度高于alk制氢,因而备受关注。pem制氢槽主要有前后端板、集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氢用一体化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板板体、多孔传输层和微孔层;所述极板板体的一端设置有水出口,另一端设置有水入口;在所述极板板体的一侧面上,所述水出口与所述水入口之间设置有流道区;所述流道区包括数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流道槽,相邻两根所述流道槽之间设置有流道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用一体化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传输层的长度与所述微孔层的长度相同;所述多孔传输层的宽度与所述微孔层的宽度相同;所述微孔层的厚度为所述多孔传输层的厚度的2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用一体化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层为钛粉微孔层;所述钛粉微孔层的厚度为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氢用一体化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板板体、多孔传输层和微孔层;所述极板板体的一端设置有水出口,另一端设置有水入口;在所述极板板体的一侧面上,所述水出口与所述水入口之间设置有流道区;所述流道区包括数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流道槽,相邻两根所述流道槽之间设置有流道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用一体化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传输层的长度与所述微孔层的长度相同;所述多孔传输层的宽度与所述微孔层的宽度相同;所述微孔层的厚度为所述多孔传输层的厚度的2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用一体化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层为钛粉微孔层;所述钛粉微孔层的厚度为20μm~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用一体化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传输层为钛毡;所述钛毡的厚度为100μm~4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氢用一体化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的温度为750℃~1350℃;所述烧结的时间为2min~6h;所述烧结时的氧分压≤100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用一体化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徐广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