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变向控制的电池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018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变向控制的电池输送系统,涉及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电池输送系统通过人工或电子元件配合处理加工中的蓄电池输送问题时,存在延误或使用门槛较高的技术问题;设置间距与电池长度相等的驱动块和选择块,且选择块内部设置滑动的选择杆,电池滑动会带动驱动块移动,若后侧的电池与其贴合,会促使选择杆和带动块移动,带动块移动使变向辊反向旋转,电池将移动至输送辊表面并再次变向带动前侧电池移动至指定位置,进而仅通过单一的传感器和选择杆的位置即可实现变向辊的旋转方向,需要控制的元器件数据更少,更加便利,且能够及时带动未至变向架位置的电池移动至变向架位置,避免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制造领域,涉及输送技术,具体是一种可自动变向控制的电池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1、蓄电池在生产时一般需要经过极板制造、铅零件加工、电池组焊接、电池芯配置、组装充电和测试包装等环节,不同环节中,蓄电池生产时需要将材料或加工后的部件通过传输辊运输至不同方向上的机器内部进行加工或测试。

2、现有的蓄电池传输至不同位置时难以避免传输材料的动力不足,导致不同组的电池结构堆积至同一位置,影响后续的加工进程,此时一般需要人工干预传输过程或控制系统采取相关措施,控制系统采取的相关措施同样需要操作人员在使用前调试,仅通过人工疏通输送过程,难以保障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堆积位置,影响后续处理加工的速度;而通过控制系统判断及处理堆积状况,需要依靠众多的传感器等设备提供数据,对电子元件的依赖性太强,且在前期调试过程中需要设置的参数较多且复杂,使用门槛及维护成本较高。

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自动变向控制的电池输送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变向控制的电池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架(1)和变向架(2),所述输送架(1)和变向架(2)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架(1)内部转动连接有若干输送辊(3)和若干变向辊(4);若干所述输送辊(3)分成两组设置在若干变向辊(4)的两侧,所述输送架(1)和变向辊(4)之间设置有选择机构,所述选择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变向控制的电池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锥轮(61),所述驱动锥轮(61)与输送架(1)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带动块(59)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换向锥轮(62),所述换向锥轮(62)均可与驱动锥轮(61)啮合,所述换向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变向控制的电池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架(1)和变向架(2),所述输送架(1)和变向架(2)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架(1)内部转动连接有若干输送辊(3)和若干变向辊(4);若干所述输送辊(3)分成两组设置在若干变向辊(4)的两侧,所述输送架(1)和变向辊(4)之间设置有选择机构,所述选择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变向控制的电池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锥轮(61),所述驱动锥轮(61)与输送架(1)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带动块(59)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换向锥轮(62),所述换向锥轮(62)均可与驱动锥轮(61)啮合,所述换向锥轮(62)之间的距离大于驱动锥轮(6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变向控制的电池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锥轮(62)上远离驱动锥轮(61)的一侧开设有移动环(63),所述带动块(5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轴(64),所述移动轴(64)与移动环(63)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变向控制的电池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变向辊(4)的所述换向锥轮(62)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杆(71),远离变向辊(4)的所述换向锥轮(62)上朝向变向辊(4)一侧固定连接有内杆(72),所述外杆(71)直径大于内杆(72),且内杆(72)贯穿并延伸至外杆(71)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变向控制的电池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增峰杜恩生陈铁宝
申请(专利权)人:华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