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墙体,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建筑保温墙体是指在建筑物的墙体结构中加入保温材料,以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建筑物内外热量的传递,从而达到节能和提高室内舒适度的目的。保温墙体通常由承重结构层、保温层、防潮层和装饰层组成。
2、根据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113958027b,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节能保温墙体及其装配方法。墙体中心位置由回型支撑主架和回型横支架焊接支撑,且每个焊接连接点的位置都设有保温块组装口,通过保温块组装口可以将保温块进行镶嵌安装,且保温块设为正方形结构,将原有的一整块保温层拆分为多个保温块,每个保温块之间都夹有回型支撑主架和回型横支架,这样就可以保证保温块安装的牢固性,保证内部保温效果的同时还提高墙体的牢固性。
3、但是上述保温墙体在装配的过程中回形支架需要焊接在回型支撑主架的内部,由于在回型支撑主架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回形支架,这样需要大量的焊接作业,使得制备墙体的效率低,并且保温块之间被回形支架阻隔,不能够连成一片,保温效果一般,墙体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结构,使得成型后两个墙体之间的缝隙处较为薄弱。为此,我们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及其装配方法,具备保温效果好,墙体总质量轻,结构强度高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
3、所述连接件包括有一个穿插于保温板内部的套杆,所述套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套筒和两个一号夹片,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夹片,所述套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锁定螺母,且所述套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外接螺杆。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板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穿孔,所述穿孔内插入套杆,所述一号夹片和二号夹片之间紧贴钢丝网。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丝网由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水平和垂直相交的钢丝组成,所述钢丝的直径为5-10mm,且所述钢丝网的网孔规格为20×20cm。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之间的间距为50cm,所述外墙板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圆孔,所述圆孔内插入外接螺杆。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厚垫块的外表面围绕其轴心方向周向开设有四个通槽,且所述定厚垫块的外表面围绕其轴心方向一体成型有四个三角加强板,所述定厚垫块的一端接触保温墙板,且所述定厚垫块的另一端接触外墙板。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丝网的顶端比较于保温板的顶端延伸出50cm,两个所述钢丝网、两个所述外墙板与一个保温板之间水平错位50cm。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板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嵌槽,所述保温板的另一侧一体连接有一个凸起。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的装配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1、步骤一:选用优质的聚苯乙烯颗粒和石墨粉作为原材料,聚苯乙烯颗粒和石墨粉按照2: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投入制板机中,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后形成保温板;
12、步骤二、以重量份数计,取水泥30-40份、水25-30份、泡沫颗粒15-20份和0.15-0.2份改性减水剂,放入混合设备中搅拌均匀,在外墙板的模具底层铺设一层玻璃纤维布,倒入混合后的原料,然后在表面覆盖一层玻璃纤维布,自然干燥后脱模形成外墙板;
13、步骤三、将定厚垫块卡在钢丝网的外表面,按照1m的间距布设多个;
14、步骤四、在一个保温板的前后面各放置一个钢丝网,保温板和钢丝网之间水平错位50cm,随后将套筒对准保温板的穿孔,一号夹片和二号夹片分别贴合于钢丝网的前后面,将一号套杆依次穿过一号夹片、二号夹片、套筒和保温板的穿孔,然后使用锁定螺母紧固,完成保温板和钢丝网的连接;
15、步骤五、将外墙板外表面的多个圆孔对位于多个套杆,然后使用外接螺杆连接套杆,形成预制保温墙板;
16、步骤六:施工现场吊装预制保温墙体板,对外墙板和保温板之间的间隙浇筑混凝土,待干燥后形成保温墙体。
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还包括在保温板冷却成型后,在其外表面喷涂高密度隔音涂层。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改性减水剂的配方按百分比数计为:高效减水剂10%,乙二醇5%,丙二醇3%,聚丙烯酸酯2%,表面活性剂0.5%,水79.5%。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及其装配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保温板两侧设置钢丝网,以及使用连接件连接保温板、钢丝网和外墙板,且连接件间距合理,内部浇筑混凝土后能连接为一个整体,增加了结构强度;钢丝网采用强度高的钢丝焊接而成且处于保温墙体内部,也能增强结构强度;两个保温墙板横向连接后,在保温板与外墙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干燥后外墙板不必拆除,使两个保温墙板能被混凝土夹层牢靠连接,有利于建筑保温墙体的一体化,提高了结构强度。
21、2、本专利技术通过保温板由聚苯乙烯颗粒和石墨粉制成,有良好保温效果且防火性能提高;外墙板由水泥、水、泡沫颗粒、改性减水剂混合并结合玻璃纤维布制成,强度和防火性能较好;保温板外表面有高密度隔音涂层,增强了墙体隔音性能,提高居住舒适度;改性减水剂中的乙二醇和丙二醇能降低水泥冰点浓度,提高外墙板抗冻性,防止冻融循环导致的开裂和剥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包括保温板(1)、钢丝网(2)、连接件(3)、定厚垫块(4)和外墙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钢丝网(2),且所述保温板(1)与两个所述钢丝网(2)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件(3)加固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两端连接有外墙板(5),所述钢丝网(2)的外表面卡接有定厚垫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穿孔,所述穿孔内插入套杆(31),所述一号夹片(33)和二号夹片(34)之间紧贴钢丝网(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2)由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水平和垂直相交的钢丝组成,所述钢丝的直径为5-10mm,且所述钢丝网(2)的网孔规格为20×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之间的间距为50cm,所述外墙板(5)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圆孔,所述圆孔内插入外接螺杆(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2)的顶端比较于保温板(1)的顶端延伸出50cm,两个所述钢丝网(2)、两个所述外墙板(5)与一个保温板(1)之间水平错位5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嵌槽(101),所述保温板(1)的另一侧一体连接有一个凸起(102)。
8.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的装配方法,用于装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还包括在保温板(1)冷却成型后,在其外表面喷涂高密度隔音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减水剂的配方按百分比数计为:高效减水剂10%,乙二醇5%,丙二醇3%,聚丙烯酸酯2%,表面活性剂0.5%,水79.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包括保温板(1)、钢丝网(2)、连接件(3)、定厚垫块(4)和外墙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钢丝网(2),且所述保温板(1)与两个所述钢丝网(2)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件(3)加固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两端连接有外墙板(5),所述钢丝网(2)的外表面卡接有定厚垫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穿孔,所述穿孔内插入套杆(31),所述一号夹片(33)和二号夹片(34)之间紧贴钢丝网(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2)由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水平和垂直相交的钢丝组成,所述钢丝的直径为5-10mm,且所述钢丝网(2)的网孔规格为20×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之间的间距为50cm,所述外墙板(5)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圆孔,所述圆孔内插入外接螺杆(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厚垫块(4)的外表面围绕其轴心方向周向开设有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炜,万力,
申请(专利权)人: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