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尾水处理岸基生态沟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012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尾水处理岸基生态沟渠,包括沟渠以及设置于沟渠内的多个过滤坝,多个过滤坝沿尾水流向将沟渠分隔形成依次相连通的进水调节区、沉降区、快速生物过滤区;进水调节区用于调节尾水流速并消除扰流的影响;沉降区用于使尾水中的颗粒物质快速沉降或者附着至预先设置在沉降区内的支撑物的表面;支撑物包括多根相互平行且沿水流方向横跨沉降区顶部的安装杆,安装杆轴向与沟渠延伸方向平行,安装杆在轴向上悬挂有多根毛刷杆,毛刷杆的底端延伸至沉降区的底部;毛刷杆通过定位装置悬挂安装在安装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沉降区内设置定位装置,可高效便捷地完成毛刷杆在安装杆上拆装作业,以便后续对毛刷杆的拆装清洁维护或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尾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养殖尾水处理岸基生态沟渠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养殖尾水治理系统的处理流程通常为:沉淀→曝气→过滤→水生植物净化→排放或回用,在这个处理流程中水生植物净化的目的是净化水体中的营养元素,更适用于湖泊河流水体净化,对于养殖过程产生的尾水处理速度较慢,影响尾水的回用速度,且水生植物净化池有较大占地面积。

2、公告号为cn21968952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岸基生态沟渠,包括进水调节区、沉降区、快速生物过滤区、多维催化区、砂滤区及各区之间设置的过滤坝。该岸基生态沟渠通过水泵将水产养殖尾水泵送至进水调节区依次进入各个水处理区经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及多维催化后,通过砂滤区过滤排放或者回用。该岸基生态沟渠因地制宜利用非行车的塘埂建设尾水处理设施,无需另占用地,并且可通过设置抗压强度足够的盖板,不影响行人,不影响渔业生产。此外,综合应用物理、生物和多维催化方法,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即可快速净化污染,净化后的尾水可以作为循环水补充养殖塘,节水节电。

3、上述专利技术中未具体公开毛刷杆在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尾水处理岸基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包括沟渠以及设置于沟渠内的多个过滤坝,多个所述过滤坝沿尾水流向将所述沟渠分隔形成依次相连通的进水调节区、沉降区、快速生物过滤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岸基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生物过滤区内的底部安装有曝气设备,所述曝气设备用于从底部向上喷气,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以进行搅拌,防止水中物质沉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岸基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填料包括自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合物纤维、聚苯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岸基生态沟渠,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尾水处理岸基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包括沟渠以及设置于沟渠内的多个过滤坝,多个所述过滤坝沿尾水流向将所述沟渠分隔形成依次相连通的进水调节区、沉降区、快速生物过滤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岸基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生物过滤区内的底部安装有曝气设备,所述曝气设备用于从底部向上喷气,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以进行搅拌,防止水中物质沉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岸基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填料包括自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合物纤维、聚苯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岸基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所述安装杆上竖向开设有可供定位杆贯穿插置的第一插孔,所述定位杆底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底部同心固定在相应毛刷杆的顶部,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能够将定位杆顶部锁紧固定在安装杆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岸基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于定位杆上方,所述压板底部可偏转地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夹臂,两个所述夹臂之间形成可供定位杆的顶部伸入的定位空间,两个所述夹臂相对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定位杆外壁上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安装杆顶壁上设置有施压环,所述施压环上具有可供定位杆顶部穿过的穿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龙袁小琛许然何天良丁淑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