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鱼池用简易供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002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20
冬季养鱼池用简易供气管,属于动物科学技术领域,由集风筒(1)、支架杆(2)、定向片(3)、浮子挡(4)、水面(5)、浮子(6)、导气筒(8)、散温筒(9)、收气筒(10)、释气囊(11)、悬球索(14)、配重球(1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风筒(1)呈喇叭形,浮子(6)为聚苯乙烯塑料泡沫制成,呈球状;释气囊(11)位于散温筒(9)的下方和配重球(15)的上方;释气囊壁(20)的底壁呈筛孔状,分布着多个释气囊底壁孔(21),防进水胶膜(13)包裹在释气囊壁(20)的底壁外面,释气囊底壁孔(21)和防进水胶膜孔(22)共同组成释气孔(19)。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冬季养鱼池用简易供气管,属于动物科学。


技术介绍

1、池塘养鱼是利用池塘进行养鱼生产和繁育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水面结冰后,池塘表面就会无差别冻上,变成完全覆盖的厚厚的冰层,几乎断绝了冰下水与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可能。因此,在东北地区,池塘养鱼就面临冬天池塘冰封氧气供应的难题,如何克服在冬季养鱼池冰封后为冰层下方的液态水体供应氧气且不受外界气温的影响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所以利用在水面上方设置能够有效收集空气的集风筒,然后让空气沿集风筒向下扩散,通过导气筒、散温筒、收气筒和释气囊腔,最后从释气孔扩散到释气囊下方的水体中,供养殖的鱼呼吸用,从而达到冬季养鱼池冰封后为冰层下方的液态水体供应氧气且不受外界气温的影响的目的,专利技术冬季养鱼池用简易供气管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如何在冬季养鱼池冰封后为冰层下方的液态水体供应氧气且不受外界气温的影响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冬季养鱼池用简易供气管,该冬季养鱼池用简易供气管利用在水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冬季养鱼池用简易供气管,由集风筒(1)、支架杆(2)、定向片(3)、浮子挡(4)、水面(5)、浮子(6)、导气筒(8)、散温筒(9)、收气筒(10)、释气囊(11)、悬球索(14)、配重球(1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风筒(1)呈喇叭形,集风筒(1)内的空腔为集气筒腔(31),集气筒腔(31)上端为大口,大口与外界相通,与外界相通的大口水平设置,大口直径为20-30厘米,大口上缘比下缘长,相对大口下缘,大口上缘向外突出10-15厘米;相对大口的喇叭形集风筒(1)上部的另一端向下方呈90°弯折,弯折后形成集风筒(1)的柄,即集风筒(1)的下部;集风筒(1)的柄呈圆筒状,圆筒的内腔直...

【技术特征摘要】

1.冬季养鱼池用简易供气管,由集风筒(1)、支架杆(2)、定向片(3)、浮子挡(4)、水面(5)、浮子(6)、导气筒(8)、散温筒(9)、收气筒(10)、释气囊(11)、悬球索(14)、配重球(1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风筒(1)呈喇叭形,集风筒(1)内的空腔为集气筒腔(31),集气筒腔(31)上端为大口,大口与外界相通,与外界相通的大口水平设置,大口直径为20-30厘米,大口上缘比下缘长,相对大口下缘,大口上缘向外突出10-15厘米;相对大口的喇叭形集风筒(1)上部的另一端向下方呈90°弯折,弯折后形成集风筒(1)的柄,即集风筒(1)的下部;集风筒(1)的柄呈圆筒状,圆筒的内腔直径为3-5厘米,弯折后的集风筒(1)下部粗细一样,弯折处为集风筒(1)的内腔形成集风筒(1)小口,小口的直径为3-5厘米;集风筒(1)的壁从大口往小口逐渐变厚,在大口的周缘,集风筒(1)壁的厚度为0.5-1毫米,到达小口时,集风筒(1)壁的厚度增加到3-5毫米;集风筒(1)下部的壁的厚度为3-5毫米;集风筒(1)柄的下端壁加厚,形成集气筒下凸(27),集气筒下凸(27)为上下两部分,集气筒下凸(27)上部壁的厚度为3.3-5.5厘米,集气筒下凸(27)下部壁的厚度为3-5厘米,集气筒下凸(27)的高度为3-5厘米;导气筒(8)为市售的聚氯乙烯材质,呈圆筒状,其内的空腔为导气筒腔(32),导气筒腔(32)呈圆柱状,圆柱的直径为3-5厘米;导气筒(8)主体部分的壁厚度为3-5毫米,但导气筒(8)上端部的壁有一部分加厚,形成导气筒上凸(30),导气筒上凸(30)壁的厚度为3.3-5.5厘米,导气筒上凸(30)的高度为1-3厘米,导气筒(8)上端壁在导气筒上凸(30)上方有高度为1.5-2.5厘米没加厚;导气筒(8)下端与散温筒(9)上端通过螺栓结构连接在一起,也就是导气筒(8)下端内表面具有螺纹,散温筒(9)上端外表面具有螺纹,二者的螺纹相啮合,旋在一起后导气筒(8)和散温筒(9)的空腔相通连;散温筒(9)为铜质或铝合金质,散温筒(9)下端外表面具有螺纹,收气筒(10)上端内表面具有螺纹,散温筒(9)下端的螺纹和收气筒(10)上端的螺纹相啮合,形成螺栓结构,散温筒(9)下端和收气筒(10)上端通过螺栓结构旋在一起后,散温筒(9)和收气筒(10)的空腔相通连;导气筒上凸(30)插入集气筒下凸(27)后,连同轴承(23)与固管顺气筒(28)一起,共同形成浮子挡(4);固管顺气筒(28)是设置在集气筒腔(31)中的锰钢管,呈圆筒形,管壁的厚度为1-2毫米,固管顺气筒(28)的上半部与集气筒下凸(27)牢固固着在一起,下半部游离,设置好后伸入导气筒腔(32)中,但不与导气筒上凸(30)粘连;轴承(23)为锰钢质,设置在轴承嵌槽(33)中,轴承(23)由轴承外环(24)、轴承钢珠(25)、轴承内环(26)组成,轴承外环(24)是轴承(23)外面的钢环,镶嵌在集气筒下凸(27)下部壁内的轴承嵌槽(33)中;轴承内环(26)是轴承(23)里面的钢环,镶嵌在导气筒上凸(30)上方的导气筒(8)壁内的轴承嵌槽(33)中;轴承钢珠(25)是设置在轴承外环(24)和轴承内环(26)之间钢珠框内的钢珠,轴承钢珠(25)为锰钢质,呈圆柱形,圆柱形轴承钢珠(25)的直径为3-5毫米、高度为5-10毫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洋谢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