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加高吊篮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9099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面加高吊篮安装结构,包括:楼梯间楼板和女儿墙,所述楼梯间楼板的一边与女儿墙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楼梯间楼板上侧放置有两个呈前后分布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第一底板上在竖杆的两侧均设置有配重机构,前后两个所述竖杆之间均设置有斜撑机构,所述竖杆上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高于女儿墙顶部,所述横杆一端延伸至女儿墙外侧且连接有吊绳,所述横杆与女儿墙顶部之间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本技术能够通过斜撑机构使前后两个竖杆彼此相互支撑,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因竖杆高度过高而导致架体不稳的状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特别是涉及一种屋面加高吊篮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工具,作用于幕墙安装,外墙清洗。悬挑架一般设置在屋面靠近女儿墙处,利用提升机构驱动悬吊框,通过钢丝绳沿建筑物外侧立面上下运行的施工设施,其中悬吊框作为工作人员的作业平台。

2、现在建筑中有的最上层楼梯间楼板的上方没有屋面楼板,悬挑架是安装在梯间楼板上的。但是,楼梯间楼板与女儿墙顶部之间高低差有五米左右,这就需要架设高度很高的悬挑架,而过高的悬挑架容易造成架体不稳,且楼梯间楼板厚度低于屋面楼板,承重强度相对较低,从而导致楼梯间楼板承受吊篮重量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面加高吊篮安装结构,以解决梯间楼板上安装的悬挑架高度过高而不稳且楼梯间楼板沉重力有限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屋面加高吊篮安装结构,其包括楼梯间楼板和女儿墙,所述楼梯间楼板的一边与女儿墙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楼梯间楼板上侧放置有两个呈前后分布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面加高吊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梯间楼板(1)和女儿墙(2),所述楼梯间楼板(1)的一边与女儿墙(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楼梯间楼板(1)上侧放置有两个呈前后分布的第一底板(3),所述第一底板(3)上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竖杆(4),所述第一底板(3)上在竖杆(4)的两侧均设置有配重机构,前后两个所述竖杆(4)之间均设置有斜撑机构,所述竖杆(4)上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5),所述横杆(5)高于女儿墙(2)顶部,所述横杆(5)一端延伸至女儿墙(2)外侧且连接有吊绳(6),所述横杆(5)与女儿墙(2)顶部之间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加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加高吊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梯间楼板(1)和女儿墙(2),所述楼梯间楼板(1)的一边与女儿墙(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楼梯间楼板(1)上侧放置有两个呈前后分布的第一底板(3),所述第一底板(3)上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竖杆(4),所述第一底板(3)上在竖杆(4)的两侧均设置有配重机构,前后两个所述竖杆(4)之间均设置有斜撑机构,所述竖杆(4)上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5),所述横杆(5)高于女儿墙(2)顶部,所述横杆(5)一端延伸至女儿墙(2)外侧且连接有吊绳(6),所述横杆(5)与女儿墙(2)顶部之间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加高吊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底板(12),所述第二底板(12)位于女儿墙(2)上端面,所述第二底板(12)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托架(14),所述第一u型托架(14)套设在横杆(5)的底部,所述第一u型托架(14)通过螺栓与横杆(5)固定连接,所述横杆(5)上与螺栓对应开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穿孔,所述支撑杆(13)与横杆(5)之间悬挑支撑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加高吊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支撑组件包括滑槽(15),所述滑槽(15)一端与支撑杆(13)远离竖杆(4)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槽(15)内侧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固定连接有位于滑槽(15)上侧的第二u型托架(1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靖锐马潇权清鹏张福英徐昌翼纪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