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卵孵化装置及孵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78722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鱼种繁殖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鱼卵孵化装置及孵化方法,包括三通管、加氧管、孵化管、调节件和无轴旋桨,其中,三通管具有第一管口、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加氧管与第一管口相连接贯通,且加氧管的曝气端对应第三管口;孵化管一端与第二管口相连接贯通;调节件设置在第三管口内;无轴旋桨设置在孵化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件可控制第三管口的通量,即可控制经第三管口流入孵化管的水流含氧量;同时孵化管用于水体流通,通过控制无轴旋桨的功率,即可控制水体流量,如此方便了对水流含氧量及流通速率进行控制,在设置多个本装置进行孵化时,能够获取鲜明的孵化周期对比,有利于帮助孵化工作人员积累相关经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种繁殖,尤其涉及一种鱼卵孵化装置及孵化方法


技术介绍

1、鱼卵孵化装置,是一种用于模拟自然环境促使鱼卵孵化的专用装置,无论是在水产养殖场所,还是家养观赏鱼中,均会使用到鱼卵孵化装置;通常这些装置会集成有增氧装置、加热装置及扰流装置等部件,以模拟真实的水体环境。

2、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109329139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斑马鱼鱼卵孵化装置,包括外箱以及设于外箱腔体内的内箱,所述内箱的底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鱼卵外径;所述内箱与外箱之间通过把手连接并固定;所述外箱侧壁连接有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的出水端位于外箱上端;所述外箱内部设有加热板;

3、如上述技术方案,目前的鱼卵孵化装置的结构,多数都较为类似,多采用大型容器用于容置鱼卵,但这些装置不适合用于小数量的鱼卵孵化当中,这是由于现有装置主要依赖水流循环实现水体扰动及增氧,水流循环是通过简单的水泵进行控制,造成了水中含氧量以及水流扰动程度不易控制的问题,进而致使在小规模鱼卵孵化过程中,不易把控鱼卵孵化周期,难以积累相关经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管(1)、加氧管(2)、孵化管(3)、调节件(4)和无轴旋桨(5),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4)包括端盖(41)、螺纹筒(42)、调节杆(43)和内筒(44),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鱼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流循环组件(6)、加热组件(7)和过滤组件(8),所述孵化管(3)包括顶管(31)、底管(32)、端板(33)和间断板(34),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管(3)还包括隔板(35),所述隔板(35)为弧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管(1)、加氧管(2)、孵化管(3)、调节件(4)和无轴旋桨(5),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4)包括端盖(41)、螺纹筒(42)、调节杆(43)和内筒(44),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鱼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流循环组件(6)、加热组件(7)和过滤组件(8),所述孵化管(3)包括顶管(31)、底管(32)、端板(33)和间断板(34),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管(3)还包括隔板(35),所述隔板(35)为弧形板状结构,且所述隔板(35)贴合所述底管(32)的内壁设置有多个,且所述隔板(35)与所述底管(32)为一体式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雷陈俭勇常娟徐生平李潇晴丁严冬邱承皓张杰魏志兵刘文博张文敏张红波赖柏霖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科瑞华生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