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总氮污染负荷削减的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1、当前,我国面源污染带来的水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入湖(库)河流、入海河流的总氮成为湖泊以及近岸海域的首要污染物,面源污染带来的总氮负荷正在上升为制约我国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主要矛盾之一。种植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特别是在种植业中由于含氮肥料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中盈余的氮元素在降雨和地形的共同驱动下,通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途径进入环境水体,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2、不同作物对土壤氮的吸收利用差距较大,这种差异受作物种类、品种、生育期、土壤条件以及氮肥形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在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农业面源污染削减,即在不影响农业发展和区域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实现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负荷量最低。
3、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局限于单一作物种植过程造成的氮元素流失,二是直接建立种植结构和河流水质之间响应关系的研究较少,三是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市场因素、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总氮污染负荷削减的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总氮污染负荷削减的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基础资料包括所述区域的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总播种面积、不同作物单位面积肥料施用量、不同作物单位面积有机肥施用量、不同作物单位面积灌溉水量、灌溉水可利用量、农产品供给人数和人均年消费农产品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总氮污染负荷削减的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优化调整的目标函数f1为:
4.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总氮污染负荷削减的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总氮污染负荷削减的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基础资料包括所述区域的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总播种面积、不同作物单位面积肥料施用量、不同作物单位面积有机肥施用量、不同作物单位面积灌溉水量、灌溉水可利用量、农产品供给人数和人均年消费农产品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总氮污染负荷削减的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优化调整的目标函数f1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总氮污染负荷削减的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种植业相关的约束条件包括农产品供给保障约束、水资源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维,张云程,张晓绪,张世英,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