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截面腰梁与咬合桩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7833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截面腰梁与咬合桩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腰梁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咬合桩上,连接结构包括防坠钢筋、焊接钢筋和植筋钢筋;防坠钢筋的一端焊接在咬合桩位于腰梁以上的桩体位置,防坠钢筋的另一端从腰梁远离咬合桩的位置上端向下锚至腰梁底部;植筋钢筋为L形,植筋钢筋的一端锚入腰梁,植筋钢筋的另一端植入咬合桩与腰梁安装位置对应的桩体内;焊接钢筋为匚形,焊接钢筋的一端与咬合桩的主筋焊接,焊接钢筋的另一端锚入腰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能够解决腰梁自身重量大、与咬合桩连接困难的问题,通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形成的连接体系能够满足受力要求,保证了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性与基坑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大截面腰梁与咬合桩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半封闭式的深基坑支护中,大截面腰梁需在克服自身重量的前提下与咬合桩进行紧固连接,是一项施工难题,采用常规的连接方式在实际操作起来极为困难,现场也不具备施工条件,常规做法其一为咬合桩施工期间在桩内预埋钢筋接头,待施工支护结构腰梁时凿出接头与腰梁进行连接;第二种方法为后期腰梁施工期间采用植筋或焊接措施将腰梁与咬合桩进行连接。第一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咬合桩桩基施工时桩基钢筋笼标高较难控制,施工期间往往存在桩基钢筋笼下沉或上浮(尤其是当采用全回转钻机施工时),从而导致预埋的钢筋定位不准确,不能与腰梁进行准确的连接。第二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采用单一植筋或焊接连接时由于咬合桩外露面小,植筋或焊接数量有限、植筋深度有限,同时腰梁截面尺寸巨大,从而导致单一的连接方式难以承受住腰梁自身的重量,不满足受力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截面腰梁与咬合桩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植筋+焊接+防坠的组合钢筋连接解决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截面腰梁与咬合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腰梁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咬合桩上,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防坠钢筋、焊接钢筋和植筋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腰梁与咬合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坠钢筋在咬合桩上的焊接位置在咬合桩靠近腰梁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腰梁与咬合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坠钢筋锚入腰梁的位置位于腰梁内植筋钢筋的外侧,所述的焊接钢筋位于腰梁内植筋钢筋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腰梁与咬合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梁内设有位于腰梁周壁内的腰梁钢筋,所述的植筋钢筋、焊接钢筋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截面腰梁与咬合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腰梁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咬合桩上,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防坠钢筋、焊接钢筋和植筋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腰梁与咬合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坠钢筋在咬合桩上的焊接位置在咬合桩靠近腰梁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腰梁与咬合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坠钢筋锚入腰梁的位置位于腰梁内植筋钢筋的外侧,所述的焊接钢筋位于腰梁内植筋钢筋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腰梁与咬合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梁内设有位于腰梁周壁内的腰梁钢筋,所述的植筋钢筋、焊接钢筋的上、下侧及远离咬合桩的端侧均位于腰梁钢筋的内侧;所述的防坠钢筋从腰梁上端向下锚至腰梁底部的钢筋段也位于腰梁钢筋的内侧。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龙董德文程金霞刘清华于天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